对袁世凯的教学研究--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 选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史学界中关于袁世凯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中学历史教学界中关于袁世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史学与教学相结合的关于袁世凯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史学教学如何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调查问卷法 | 第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6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对袁世凯的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1. 基于调查的需要 | 第17-19页 |
2. 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需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材有关袁世凯的主要内容 | 第21-27页 |
1 小站练兵 | 第21页 |
2. 戊戌告密 | 第21-22页 |
3. “刺杀”宋教仁 | 第22页 |
4. 镇压义和团 | 第22页 |
5.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第22-23页 |
6.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第23页 |
7. 洪宪帝制 | 第23-24页 |
8. 尊孔复古 | 第24-25页 |
9. 课后习题设置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对教材有关袁世凯内容的简要分析 | 第27-31页 |
1 小站练兵 | 第27页 |
2. 戊戌告密 | 第27页 |
3. “刺杀”宋教仁 | 第27-28页 |
4. 镇压义和团 | 第28页 |
5.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第28-29页 |
6.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第29页 |
7. 洪宪帝制 | 第29页 |
8. 尊孔复古 | 第29页 |
9. 与袁世凯相关的课后习题设置 | 第29-31页 |
第五章 不同视角下的袁世凯 | 第31-43页 |
1. 家人眼中的袁世凯 | 第31-33页 |
·旧时代大家长 | 第31页 |
·不私亲 | 第31页 |
·讲求原则,立场坚定 | 第31-32页 |
·孝子,慈父,重教育 | 第32页 |
·善于谋生,享受生活 | 第32-33页 |
2. 家信中的袁世凯 | 第33-35页 |
·天命观和封建迷信思想 | 第33页 |
·孝子 | 第33-34页 |
·坚守传统 | 第34页 |
·重情重义,知恩图报 | 第34-35页 |
·顾家,细致,周到 | 第35页 |
3. 手下将领眼中的袁世凯 | 第35-38页 |
·体贴部下,善于拉拢人心 | 第35-36页 |
·勤政,精力旺盛 | 第36-37页 |
·不贪财 | 第37页 |
·猜忌多疑、专制、独裁 | 第37-38页 |
4. 顾维钧眼中的袁世凯 | 第38-39页 |
5. 外国人眼中的袁世凯 | 第39-40页 |
·丁格尔眼中的袁世凯 | 第39页 |
·赫德兰眼中的袁世凯 | 第39页 |
·佐藤铁治郎眼中的袁世凯 | 第39-40页 |
6. 学者眼中的袁世凯 | 第40-43页 |
·朱维铮眼中的袁世凯 | 第40页 |
·张华腾眼中的袁世凯 | 第40页 |
·唐德刚眼中的袁世凯 | 第40-41页 |
·戴逸眼中的袁世凯 | 第41页 |
·骆宝善眼中的袁世凯 | 第41-43页 |
第六章 《袁世凯》教学案例 | 第4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