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社区互联网类企业的商业环境 | 第9-11页 |
·社区互联网企业的定义 | 第9页 |
·互联网上产业边界的消失 | 第9-10页 |
·互联网企业间的竞合关系 | 第10-11页 |
·互联网企业与免费模式 | 第11页 |
·新的理论和工具的需求 | 第11-12页 |
·用什么来替代4p | 第11-12页 |
·免费模式下如何盈利 | 第12页 |
·竞争优势从何处获取 | 第1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企业战略及市场营销理论理论概述 | 第13-20页 |
·企业战略的发展进程 | 第13-15页 |
·古典战略理论 | 第13页 |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3-14页 |
·能力战略理论 | 第14-15页 |
·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基础假设分析 | 第15-17页 |
·产业格局稳定假设 | 第16页 |
·产业边界清晰假设 | 第16-17页 |
·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内容 | 第17-18页 |
·STP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4P理论概述 | 第18页 |
·新经济条件下的营销管理问题 | 第18-20页 |
·营销主体的变化 | 第19页 |
·营销内容的变化 | 第19页 |
·营销对象的变化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当代市场环境下的营销战略设计方法 | 第20-27页 |
·新经济环境下的战略理论 | 第20-22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页 |
·战略网络理论 | 第20-21页 |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免费模式下的盈利手段 | 第22-24页 |
·第三支付方与产业链视角的利润再分配 | 第22-23页 |
·免费与收费并存,以收费服务来补贴免费服务 | 第23页 |
·增值服务与虚拟商品,在免费服务的基础上寻找收费项目 | 第23-24页 |
·利润分成,平台开放 | 第24页 |
·商业生态视角的营销设计 | 第24-27页 |
·市场细分的对象多元化 | 第24-25页 |
·从客户选择到商业生态系统的选择 | 第25页 |
·整体定位 | 第25页 |
·产品设计的思路 | 第25-26页 |
·免费模式下的定价 | 第26页 |
·共享共建的渠道 | 第26页 |
·利用整个生态群落的能力进行促销推广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职路网营销战略环境分析 | 第27-36页 |
·中国人力资源产业现状及市场需求 | 第27-28页 |
·人才培养 | 第27页 |
·人才选拔 | 第27-28页 |
·人才使用 | 第28页 |
·打通人力资源产业链 | 第28页 |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8-30页 |
·社交网络概述 | 第28-29页 |
·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概述 | 第29-30页 |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趋势 | 第30页 |
·职路网战略合作伙伴分析 | 第30-36页 |
·求职者 | 第31-32页 |
·用工企业 | 第32-33页 |
·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 | 第33-34页 |
·广告主 | 第34-35页 |
·教育机构 | 第35-36页 |
第五章 职路网营销战略方案 | 第36-38页 |
·职路网企业战略设计 | 第36-37页 |
·垂直社交,形成专业能力 | 第36页 |
·产业链前移形成差异化 | 第36页 |
·构建人力资源产业生态,形成合力 | 第36页 |
·融入开放的互联网世界,以共赢心态快速成长 | 第36-37页 |
·职路网的营销策略 | 第37-38页 |
·事件营销 | 第37页 |
·搜索引擎营销 | 第37页 |
·病毒式营销 | 第37页 |
·人员营销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41页 |
·全新商业环境下的营销与战略思维 | 第38-39页 |
·战略主体从独立自治的个体扩展为群体 | 第38页 |
·企业之间从对抗与排斥走向合作与共生 | 第38-39页 |
·活动的边界由产业自设边界变为自设边界 | 第39页 |
·以新的营销战略理论进行社区类互联网企业营销 | 第39-41页 |
·垂直细分,精准定位 | 第39页 |
·构建产业生态,形成合力 | 第39-40页 |
·加入开放的网络,快速成长 | 第40页 |
·搜索引擎优化,精确选择关键字 | 第40页 |
·线上线下结合,社交从虚拟走向真实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