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池莉与纳博科夫类似的文学观点 | 第13-20页 |
一 不为教导别人而写作 | 第13-15页 |
二 注重文学的审美快感 | 第15-16页 |
三 关注个体灵魂深处的隐秘体验 | 第16-17页 |
四 创作不与流派团体相关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关注个人命运的自由叙事伦理 | 第20-35页 |
一 对个人自由伦理的共同关注 | 第20-22页 |
二 疯狂的叙事伦理 | 第22-28页 |
(一) 《洛丽塔》的“乱伦”与《云破处》的“杀夫” | 第23-26页 |
(二) 尖锐的母女关系 | 第26-28页 |
三 温和的叙事伦理 | 第28-35页 |
(一) 隐忍的情爱 | 第28-30页 |
(二) 虚伪与懦弱的知识分子 | 第30-35页 |
第三章 伦理叙事的不同及其原因 | 第35-43页 |
一 池莉与纳博科夫小说的差异 | 第35-40页 |
(一) 神义论与人义论 | 第35-37页 |
(二) 不同的叙述视角 | 第37-40页 |
二 发生变异的原因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