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思想品德课论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探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7页
   ·问题提出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10页
     ·实践价值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国内研究分析第12-14页
   ·研究文本与研究方法第14-17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理论探讨第17-23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20页
     ·教科书第17-18页
     ·德育教科书第18页
     ·价值取向第18-20页
   ·教科书的本质特征第20-23页
     ·在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的问题上,教科书提供了特定的意识形态的立场和依据第20-21页
     ·教科书是教育内容和实践的物质表达方式——它包含并确立了关于知识互动的特定观念和形式第21-23页
第3章 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文本分析第23-43页
   ·人物分析第23-27页
     ·教科书中倡导“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第25-26页
     ·学生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日趋多样化第26页
     ·偶像性重要他人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第26-27页
   ·语言分析第27-34页
     ·教科书语言呈现封闭静态的祈使句表达第29-30页
     ·教科书语言是围绕德目编排的价值赋予第30-32页
     ·教科书从成人化的表达走向儿童自己的语言表达第32-33页
     ·教科书鼓励学生拥有不同的价值观第33-34页
   ·故事结构分析第34-38页
     ·1997年版的《思想品德》和1993年版的《思想品德》在故事情节上存在高度封闭性第35-37页
     ·2005年版《品德与社会》在故事情节上开放多样化第37-38页
   ·插图分析第38-43页
     ·由政治色彩浓厚的插图转向向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第40页
     ·教科书中体现了过多的城市化特色第40-43页
第4章 小学德育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反思与追求第43-51页
   ·小学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反思第43-45页
     ·德育教科书承载着国家认可的价值观第43-44页
     ·德育教科书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控制第44页
     ·德育教科书存在批判性思维的缺失第44-45页
   ·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第45-51页
     ·“后喻文化”与“前喻文化”的整合第45-47页
     ·“社会本位”与“学习者本位”的平衡第47页
     ·“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第47-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音乐教育对农村留守小学生情感影响探究
下一篇:农村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现状研究--以西安市C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