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瀚之音韵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2. 研究综述与现状 | 第10-12页 |
(二) 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范围、方法 | 第12-13页 |
1.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2-13页 |
2.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许瀚的音韵研究历程 | 第13-21页 |
(一) 许瀚道光时期的音韵研究 | 第14-19页 |
1. 师从高邮王氏父子习古音 | 第14-15页 |
2. 寄书前辈张耕论《古韵发明》 | 第15-16页 |
3. 与挚友王筠共研音韵之学 | 第16页 |
4. 与好友苗夔共商《经韵》之韵部 | 第16-17页 |
5. 与友人张穆互帮互助探古音 | 第17-18页 |
6. 与使院老宿黄式三议古韵 | 第18页 |
7. 与至交李联榜辩古音 | 第18-19页 |
(二) 许瀚咸丰、同治时期的音韵研究 | 第19-21页 |
1. 穷日夜力为丁艮善审书 | 第20页 |
2. 肯定赞赏丁楙五的《韵隶》 | 第20页 |
3. 悉心教导丁以此文字声韵之学 | 第20-21页 |
三、 许瀚研究音韵的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一) 许瀚研究音韵的材料 | 第21-32页 |
1. 汉字谐声 | 第22-23页 |
2. 古诗文韵脚 | 第23-24页 |
3. 经典异文 | 第24-25页 |
4. 重文 | 第25-26页 |
5. 古代汉字通假 | 第26-27页 |
6. 古籍训诂材料 | 第27-28页 |
7. 古今方言 | 第28-30页 |
8. 连绵词 | 第30-31页 |
9. 古代韵书、字书 | 第31-32页 |
(二) 许瀚研究音韵的方法 | 第32-34页 |
四、 许瀚音韵研究的内容 | 第34-56页 |
(一) 对先秦古籍韵例韵字的研究 | 第34-51页 |
1. 《经韵》对经籍韵式韵例的研究 | 第35-39页 |
2. 《经韵》所归纳的韵字韵谱 | 第39-50页 |
3. 许瀚《经韵》之得失 | 第50-51页 |
(二) 利用音韵训释校勘古籍 | 第51-56页 |
1. 破假借字 | 第52-53页 |
2. 辨古今字 | 第53-54页 |
3. 审明句读 | 第54-55页 |
4. 校勘古籍 | 第55-56页 |
五、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