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史学界对“地理大发现”的研究 | 第9-11页 |
1. 初期阶段 | 第9-10页 |
2. 二战以后至今 | 第10-11页 |
(三) 对高中历史教材的研究和介绍 | 第11-12页 |
1. 国内教材相关研究介绍 | 第11页 |
2. 美国高中历史教材及课程内容介绍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中国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地理大发现” | 第14-16页 |
(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概况 | 第14页 |
1. 教材使用情况 | 第14页 |
2. 教材模块结构 | 第14页 |
(二) “地理大发现”教材内容分析 | 第14-16页 |
1. 新航路的开辟 | 第15页 |
2.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 第15-16页 |
二.美国《世界历史——相互影响的模式》教材中的“地理大发现” | 第16-22页 |
(一) 教材的相关介绍 | 第16-17页 |
1. 使用情况 | 第16页 |
2. 内容结构 | 第16-17页 |
(二) “地理大发现”教材内容分析 | 第17-22页 |
1. 目标设定 | 第17页 |
2. 课程导入 | 第17-22页 |
三.两种教材“地理大发现”之异同 | 第22-38页 |
(一) 教材内容比较 | 第22-24页 |
1. 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 第22-23页 |
2. 殖民地相关内容的差异 | 第23页 |
3. 奴隶贸易的比较 | 第23-24页 |
(二) 教材设计的异同 | 第24-35页 |
1. 史料运用方式的比较 | 第24-27页 |
2. 历史图片的使用 | 第27-35页 |
(三) 教学问题设计的异同 | 第35-38页 |
1. 开辟新航路以及殖民活动相关教学问题设计 | 第35-37页 |
2. 全球贸易及世界市场相关教学问题设计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