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2-1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第14-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特色 | 第18-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特色 | 第18-19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第19-24页 |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堂分解 | 第24-52页 |
·课堂分解的意义 | 第24-26页 |
·课堂分解的原则 | 第26-31页 |
·遵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总目标 | 第26-27页 |
·以新课程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托 | 第27-28页 |
·遵循目标分解制定的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遵循“三维目标”之间辩证关系 | 第29-30页 |
·实行目标“三级”逐层分解 | 第30-31页 |
·课堂分解的具体内容 | 第31-52页 |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课堂实现目标 | 第31-35页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堂实现目标 | 第35-39页 |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课堂实现目标 | 第39-42页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课堂实现目标 | 第42-47页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课堂实现目标 | 第47-52页 |
第三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教学策略 | 第52-66页 |
·教学策略实施的原则 | 第52-54页 |
·贯彻新课程理念 | 第52页 |
·遵循情感教育教学认知规律 | 第52-53页 |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 第53-54页 |
·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要求 | 第54-58页 |
·教师须提高自身情感教育素养 | 第54-55页 |
·创设和谐亲善的课堂人际环境 | 第55页 |
·切实减轻高中生的学习负担 | 第55-56页 |
·采取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 第56-58页 |
·教学策略实施的具体方法 | 第58-66页 |
·情感教学法 | 第58-60页 |
·文学独白教学法 | 第60-61页 |
·体验性“活动”教学法 | 第61-62页 |
·情境案例教学法 | 第62-64页 |
·探究性教学法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1 | 第70-73页 |
附录2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