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形成与分类 | 第9-22页 |
(一)、舒伯特的成长过程与他的艺术歌曲的形成 | 第9-13页 |
1、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2、舒伯特的成长过程以及他的艺术歌曲的形成 | 第10-13页 |
(二)、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分类 | 第13-22页 |
1、按选材进行分类 | 第13-15页 |
2、按照歌曲结构进行分类 | 第15-17页 |
3、按照歌曲的内容分类 | 第17-19页 |
4、声乐套曲 | 第19-22页 |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 | 第22-30页 |
(一)、民族性与通俗性特征 | 第22页 |
(二)、时代赋予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特征 | 第22-24页 |
(三)、多样性的曲式结构特征 | 第24-26页 |
(四)、诗歌与旋律完美的戏剧性、文学性特征 | 第26-28页 |
(五)、歌曲与伴奏结合的形象性特征 | 第28-30页 |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 第30-41页 |
(一)、艺术歌曲的性质特点赋予歌曲的轻声、半声演唱风格 | 第31-32页 |
(二)、在高声区上渐弱与在分句上渐慢的演唱风格 | 第32-33页 |
(三)、伴奏的运用与歌曲演唱的结合 | 第33-35页 |
1、为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创设情境 | 第34页 |
2、推动演唱者歌唱技巧的发挥 | 第34-35页 |
(四)、歌曲中不同人物性格要求的戏剧性演唱风格 | 第35-37页 |
1、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具备多样的音色 | 第35-36页 |
2、艺术歌曲的演唱必须要清晰的吐字 | 第36页 |
3、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注意语调的细致性 | 第36-37页 |
(五)、歌唱家的演绎分析 | 第37-41页 |
1、迪斯考的舒伯特艺术歌曲演绎分析 | 第38页 |
2、彼得.施莱尔的演绎分析 | 第38-41页 |
3、托马斯.夸斯托夫演绎的《冬之旅》分析 | 第41页 |
四、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 第41-48页 |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在演唱上的准确对教学工作者和声乐学习者的专业要求 | 第43-45页 |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在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审美价值 | 第45-48页 |
五、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