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农村卫生服务相关概述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农村卫生服务 | 第19-20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20-22页 |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实施现状 | 第22-25页 |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第3章 国内外农村卫生服务的经验及启示 | 第25-29页 |
·国外农村卫生服务发展经验及对辽宁省的启示 | 第25-27页 |
·英国 | 第25页 |
·日本 | 第25-27页 |
·国内农村卫生服务经验及对辽宁省的启示 | 第27-29页 |
·“番禺模式” | 第27页 |
·“长阳模式” | 第27-29页 |
第4章 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 第29-41页 |
·辽宁省卫生事业状况 | 第29-30页 |
·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现状 | 第30-31页 |
·农户分年龄需求现状 | 第30页 |
·农民对新农合的预期及其参合意愿分析 | 第30-31页 |
·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分析 | 第31-35页 |
·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与满足度的比较 | 第31-33页 |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经济上的可及性 | 第33-35页 |
·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 | 第35-41页 |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 | 第35-39页 |
·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对卫生服务经济可及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5章 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45页 |
·农村卫生服务资金管理体制不顺,功能错乱 | 第41-42页 |
·公共卫生投入力度不足 | 第41页 |
·政府对于农村卫生服务的资金监管体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效率不高 | 第42-43页 |
·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松散,仍需完善和加强 | 第42页 |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 | 第42-43页 |
·农村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过低 | 第43页 |
·农村卫生服务事业的制度推进与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43-44页 |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制度尚不完善 | 第43-44页 |
·农村卫生服务与新农合的宣传不到位,农民参与意识不够强 | 第44页 |
·农村卫生服务事业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 | 第44-45页 |
第6章 新农合政策下辽宁省农村卫生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的法律规范 | 第45页 |
·完善基金运行机制 | 第45-47页 |
·适度提高筹资水平 | 第45-46页 |
·采取更科学合理的补偿办法 | 第46页 |
·强化基金监管机制 | 第46-47页 |
·完善公共卫生机制,加大卫生服务宣传力度 | 第47-48页 |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 第48-52页 |
·加大对较低级别卫生服务部门的政府资金投入 | 第48-49页 |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第49-50页 |
·努力培养优质卫生服务人才 | 第50-5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