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家族企业是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形态 | 第8-9页 |
一、 西方家族企业的重要地位 | 第8页 |
二、 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的地位 | 第8-9页 |
三、 中国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 | 第9页 |
第二节 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一、 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相对滞后 | 第9-10页 |
二、 中国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 第10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17页 |
一、 家族企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10-14页 |
二、 本研究的重点——家族企业经营权内部传承 | 第14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代际传承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定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的定义 | 第19页 |
第三节 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几个理论模型 | 第19-25页 |
一、 盖尔西克(GERISCK)的经典模型 | 第19-22页 |
二、 朗基奈克和苏恩(LONGENECKER&SCHOEN)的七阶段继任模型 | 第22页 |
三、 斯达弗若(STAVROU)等人的三层次代际传承模型 | 第22-24页 |
四、 马修斯一摩尔一费亚克(MATHTEWS-MOORE 一 FIALKO)认知归类路径分析模型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新视角 | 第25-26页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5-26页 |
二、 有计划的行为理论 | 第26页 |
第五节 实现继任成功的企业特征 | 第26-27页 |
一、 继任成功的评价指标 | 第26页 |
二、 实现继任成功的企业特征 | 第26-27页 |
第六节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理论构思 | 第27-29页 |
一、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7-28页 |
二、 本研究的理论构思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内部传承 | 第29-33页 |
第一节 家族企业内部传承与家族文化研究述评 | 第29-31页 |
一、 渊远流长的传统家族文化 | 第29页 |
二、 家长式领导和差序式治理 | 第29-31页 |
三、 家族文化与企业内部传承模式 | 第31页 |
第二节 家族企业与内部传承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的优势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内部传承的定义 | 第33-34页 |
一、 经营权传承 | 第34页 |
二、 内部传承定义 | 第34页 |
第二节 内部传承的优势 | 第34-38页 |
一、 候选人选择标准 | 第35-36页 |
二、 内部传承的优势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案例 | 第38-41页 |
一、 古为今用,借鉴明清晋商的内部传承模式 | 第38-39页 |
二、 西为中用,分家不分业 | 第39页 |
三、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的成功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家族企业内部传承模式的设计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内部传承的理想状态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内部传承整合模式的构建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建立解决继任问题的协调机制 | 第44-45页 |
第四节 不断增加家族企业财富 | 第45-46页 |
第五节 充分利用外部条件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