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心理健康的涵义第12-13页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3-14页
   ·心理健康的测量第14-15页
   ·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研究第15-21页
     ·成就动机第15-17页
     ·自我效能感第17-19页
     ·人际交往能力第19-21页
   ·心理健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21-2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心理健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22-24页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第24-28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假设第24页
   ·研究对象第24-25页
   ·研究工具第25-26页
     ·成就动机量表第25-26页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第26页
     ·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第26页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第26页
   ·研究程序第26-28页
     ·设计方案第26-27页
     ·组织现场测量第27页
     ·数据的录入和处理第27-28页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第28-3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第28页
   ·大学生在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差异的研究第28-34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在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研究第28-30页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差异研究第30-31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研究第31-3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第3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第34-35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模型第35-36页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第36-45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分析第36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成就动机差异的分析第36-37页
     ·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6页
     ·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分析第36-37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的分析第37-38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7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专业差异分析第37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异分析第37-38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异的分析第38-39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生源地差异分析第38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专业差异分析第38页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年级差异分析第38-39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差异的分析第39-4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9-40页
     ·大学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第40页
     ·大学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类别差异第40-41页
     ·大学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生子女差异第41-42页
     ·大学心理健康状况的生源地差异分析第4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分析第42-4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的模型分析第43-45页
第五章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45-50页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机制第45-46页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第46-47页
   ·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第47-49页
   ·开展富有成效的危机预警和心理咨询工作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 A 成就动机量表第57-58页
附录 B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第58-59页
附录 C 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第59-61页
附录 D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第61-6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煤预均化网壳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争议的形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