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3页 |
一、论文选题的价值 | 第7-9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苏北乡镇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及其分析 | 第13-26页 |
第一节 面向学生的调查 | 第13-17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3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13-14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14-15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面向教师的调查 | 第17-19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7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17-18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18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制约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 | 第19-21页 |
一、应试教育因素 | 第19页 |
二、教师因素 | 第19-20页 |
三、学生因素 | 第20-21页 |
四、传统观念因素 | 第21页 |
第四节 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21-26页 |
一、对话理论 | 第21-24页 |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苏北乡镇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索 | 第26-43页 |
第一节 明确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目标和原则 | 第26-28页 |
一、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 第26-27页 |
二、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原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关注苏北乡镇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特点 | 第28-29页 |
一、倾听方面 | 第28-29页 |
二、表达方面 | 第29页 |
三、应对方面 | 第29页 |
第三节 营造生动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堂 | 第29-30页 |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 第29-30页 |
二、确立主体性地位 实现双向互动 | 第30页 |
三、采用多样化形式 开展多种活动 | 第30页 |
第四节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几个重要环节 | 第30-36页 |
一、倾听的要领 | 第30-33页 |
二、表达的技巧 | 第33-34页 |
三、应对的艺术 | 第34-36页 |
第五节 构建科学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 | 第36-43页 |
一、口语交际能力测试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二、口语交际能力测试的原则和策略 | 第37-38页 |
三、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 第38-43页 |
第三章 苏北乡镇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收获和反思 | 第43-45页 |
第一节 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收获 | 第43页 |
一、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第43页 |
二、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增强口语教学的自信心 | 第43页 |
第二节 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反思 | 第43-45页 |
一、语文科应增加口试内容的担忧 | 第43页 |
二、口语交际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 第43-45页 |
附录一 | 第45-46页 |
附录二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个人读研期间的科研情况汇报表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