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体系的建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8页 |
第一节 什么是课外阅读 | 第7页 |
第二节 新课标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 | 第7-8页 |
第三节 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 第8-11页 |
一、课外阅读与思想教育 | 第9页 |
二、课外阅读与提高阅读能力 | 第9-10页 |
三、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 第10-11页 |
第四节 国外课程标准视野内的语文课外阅读 | 第11-13页 |
一、新加坡 | 第11-12页 |
二、英、法、德 | 第12页 |
三、美国 | 第12-13页 |
第五节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状况调查分析 | 第13-18页 |
一、调查研究的缘由 | 第13页 |
二、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13-14页 |
三、调查目的 | 第14页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14-18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材料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民族传统文化阅读 | 第18-19页 |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 第18页 |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类型 | 第18页 |
三、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经典名著的阅读 | 第19-21页 |
一、何为经典名著 | 第19-20页 |
二、中学生如何选择经典名著 | 第20页 |
三、培养学生阅读课外经典名著的兴趣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影视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 第24-38页 |
第一节 阅读方法 | 第24-30页 |
一、读书笔记 | 第24-27页 |
二、读写结合 | 第27-28页 |
三、语文活动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阅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 第30-36页 |
一、形象再造能力的培养 | 第30-31页 |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 第31-33页 |
三、鉴赏能力的培养 | 第33-35页 |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阅读过程中的学生情感的培养 | 第36-38页 |
一、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 第36页 |
二、使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充满感情 | 第36页 |
三、注意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国外有关评价体系的简介 | 第38-39页 |
一、PISA和NAEP概况 | 第38页 |
二、PISA和NAEP对阅读测评 | 第38页 |
三、对我国学生阅读水平学业评价的启示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课外阅读的终结性评价 | 第39-42页 |
一、阅读考查的题型 | 第39-40页 |
二、考查课外阅读的材料来源 | 第40页 |
三、终结性课外阅读的测试能力 | 第40-42页 |
第三节 课外阅读过程性评价 | 第42-45页 |
一、课外阅读过程性评价的特征 | 第43页 |
二、课外阅读过程性的类型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