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导航论文--导航系统论文

星图处理算法的初步研究及一体化组合导航的电路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页
   ·星光导航的工作原理及优点第9-10页
     ·星光导航的工作原理第9页
     ·星光导航的优点第9-10页
   ·星光导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星光导航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页
     ·星图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星光/惯性组合导航的意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1-12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第12-15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2-13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课题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星图滤波、分割及伪星识别第15-33页
   ·星图处理简述第15页
   ·星图滤波处理第15-18页
     ·星图的灰度分布及噪声第15-16页
     ·维纳滤波实现星图滤波处理第16-17页
     ·结论第17-18页
   ·星图分割第18-24页
     ·星图分割算法的流程设计第18页
     ·直方图设定分割阈值算法第18-20页
     ·去邻域算法第20-22页
     ·恒星星点的提取算法第22-23页
     ·总结第23-24页
   ·伪星识别第24-33页
     ·伪星识别的意义第24页
     ·伪星识别算法的依据及基本流程设计第24-25页
     ·星图的一维数组转化第25-26页
     ·伪星的相关检测识别第26-28页
     ·匹配识别简化相关运算第28-32页
     ·总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亚象元细分定位及星图识别第33-51页
   ·亚象元细分定位第33-40页
     ·亚象元细分定位的作用及方法第33页
     ·高斯曲面拟合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高斯曲面拟合的算法实现第34-37页
     ·双高斯曲线拟合算法第37-38页
     ·算法的综合及仿真试验第38-40页
     ·总结第40页
   ·星图识别第40-49页
     ·星图识别简述第40页
     ·多维三角形向量设计第40-42页
     ·观测三角向量的提取算法设计第42-43页
     ·导航星库的构建方法设计第43-47页
     ·双次检测匹配识别算法开发第47-48页
     ·算法的仿真比较试验第48-49页
     ·总结第49页
   ·星图处理算法开发总结第49-51页
第四章 一体化组合导航电路板设计第51-70页
   ·一体化组合导航电路板设计要求第51-53页
     ·电路板的功能框架设计第51页
     ·电路板总体设计要求第51-52页
     ·接口设计要求第52-53页
   ·关键元器件选型第53-54页
     ·DSP的选用第53页
     ·FPGA的选用第53页
     ·其它器件的选型第53-54页
   ·电路板的结构设计第54-57页
     ·集成一体的电路板设计第54-55页
     ·控制板与通信控制板分开的两板设计第55-56页
     ·方案比较第56-57页
   ·电路板的电源设计第57-58页
   ·电路板层的层次结构设计第58页
   ·板间通信方式设计第58-59页
   ·控制板的信号完整性分析第59-68页
     ·信号完整性分析的作用第59页
     ·信号传输线理论第59-61页
     ·仿真模型及仿真环境简介第61-62页
     ·UHPI及McASP口的信号完整性分析第62-63页
     ·EMIF信号的信号完整性分析第63-68页
   ·LVDS走线设计第68-69页
   ·组合导航电路板设计结果第69-70页
第五章 板上通信管理系统设计第70-94页
   ·板上通信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第70页
   ·通信管理系统的架构及时钟设计第70-71页
   ·23路IO控制模块设计第71-72页
   ·485、422通信管理模块设计第72-73页
     ·异步422通信管理模块设计第72-73页
     ·两路同步485通信管理模块设计第73页
   ·27V电压采集模块设计第73-74页
   ·SPI通信管理模块设计第74-83页
     ·从模式SPI通信接口设计第74-76页
     ·新SPI通信协议设计第76-78页
     ·SPI通信协议管理器的FPGA实现第78-83页
   ·总控制单元设计第83-92页
     ·总控制单元的总体设计第83-84页
     ·地址分配器第84页
     ·接收地址译码器及接收控制逻辑设计第84-85页
     ·数据加载器设计第85-86页
     ·中断监测器设计第86-87页
     ·仲裁管理器设计第87-91页
     ·发送地址译码及控制器第91-92页
   ·板上通信管理系统总成第92-93页
     ·系统总成第92页
     ·系统设计总结第92-93页
   ·一体化组合导航的电路设计总结第93-9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总结第94-95页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持式结晶器振动检测系统研制
下一篇:汽车燃油系统比例电磁阀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