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绣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9页 |
一、研究本课题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第12-15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沈绣的工艺特色与教育功能 | 第19-31页 |
第一节、沈绣的工艺特色 | 第19-25页 |
一、沈绣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 第19-20页 |
二、沈绣的种类 | 第20-21页 |
三、沈绣的技法 | 第21-25页 |
第二节、沈绣的艺术特色 | 第25-28页 |
一、与绘画相融洽——艺术性 | 第25-26页 |
二、与生活相融洽——实用性 | 第26-27页 |
三、与人的发展相融洽——审美性 | 第27-28页 |
第三节、沈绣的教育功能 | 第28-31页 |
一、沈绣的无为而为的教化功能 | 第28-29页 |
二、沈绣的人文教育作用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沈绣美术课程的开发 | 第31-38页 |
第一节、沈绣课程的开发背景 | 第31-32页 |
第二节、沈绣课程开发的硬件准备 | 第32-33页 |
一、沈绣课程开发的物质准备 | 第32页 |
二、沈绣课程开发的教材编写 | 第32-33页 |
第三节、沈绣课程的开发原则 | 第33-35页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第33-34页 |
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第34-35页 |
三、注重校内外资源整合 | 第35页 |
第四节、沈绣课程的教学实施 | 第35-38页 |
一、教学计划 | 第35-36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36页 |
三、教学内容 | 第36-37页 |
四、教学评价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沈绣美术课程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38-47页 |
第一节、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 | 第38-42页 |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 第38-39页 |
二、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 | 第39-42页 |
第二节、课堂实录分析与研究 | 第42-47页 |
一、教学目标 | 第42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42-43页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第43页 |
四、教学准备 | 第43页 |
五、教学实录 | 第43-45页 |
六、教学评估 | 第45页 |
七、教学随笔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沈绣美术课程的教学反馈研究 | 第47-52页 |
第一节、沈绣课程与传统美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 | 第47-49页 |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二、教学效果的体现 | 第48-49页 |
第二节、开展沈绣课程教学的成果再现 | 第49-52页 |
一、以沈绣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 第50页 |
二、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 第50页 |
三、沈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 第50-51页 |
四、探索了一门能吸引学生的德育校本课程 | 第51-52页 |
结语:思考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1 | 第55-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附录3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