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西北方言论文

高陵县仁和村郓城方言岛语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导论第8-16页
   ·高陵县地理、方言概况第8页
   ·高陵县制沿革第8-9页
   ·高陵县境内的山东移民及方言概况第9页
   ·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9-13页
     ·选题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12-13页
   ·发音合作人介绍第13-14页
   ·材料来源第14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界定、地理类型、形成原因第14-16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界定第14-15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地理类型第15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形成原因第15-16页
第2章 仁和村方言岛语音系统第16-38页
   ·仁和村方言岛音系(老派)第16-17页
     ·声母第16页
     ·韵母第16-17页
     ·声调第17页
   ·仁和村方言岛语音系统的特点第17-19页
     ·声母特点第17-18页
     ·韵母特点第18-19页
     ·声调特点第19页
   ·仁和村方言岛单字音表第19-38页
第3章 仁和村方言岛同音字汇第38-52页
 凡例第38-52页
第4章 仁和村方言岛中的语流音变第52-63页
   ·两字组连读变调第52-56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轻声第56-63页
     ·仁和村方言岛中的非叠字组的轻声第56-60页
     ·仁和村方言岛轻声的形成与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关系第60-63页
第5章 从仁和村方言岛与源方言、高陵方言的比较看仁和村方言岛语音演变特点第63-86页
   ·声母的比较第63-79页
     ·精组声母的比较第63-65页
     ·精组细音"寻、癣、薛"等字的比较第65-67页
     ·知庄章组声母的比较第67-68页
     ·知庄章组特殊字的比较第68-71页
     ·中古生书禅母合口三等字的比较第71-75页
     ·中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声母的比较第75-76页
     ·泥来母字声母的比较第76-77页
     ·日母、云母、以母的臻摄、通摄、梗摄的合口三等字声母的比较第77-79页
   ·韵母的比较第79-82页
     ·非组蟹、止摄合口三等字韵母的比较第79-81页
     ·泥母遇摄合口一等字"奴、努、怒"三个字读音的比较第81页
     ·遇摄合口一等端系字,臻摄、通摄合口一等入声端系字,遇摄合口三等庄组字,遇摄合口三等入声端系、知系字韵母的比较第81-82页
   ·入声字的比较第82-86页
     ·中古清声母入声字的比较第82-83页
     ·中古全浊声母入声字的比较第83-84页
     ·中古次浊声母入声字的比较第84-86页
第6章 从源方言语音特点的淡化看仁和村方言岛的发展趋势第86-89页
   ·源方言语音特点的淡化及原因第86-88页
   ·仁和村方言岛的发展趋势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附录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愿文集》程度副词研究
下一篇:《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词源词典》中的一些借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