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动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1 绪言第9-1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文献第12-13页
     ·国内文献第13-14页
   ·研究设计第14-16页
     ·研究目的及对象第14页
     ·研究假设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网络游戏及其成瘾概念界定第16-22页
   ·网络游戏的定义第16页
   ·网络游戏的分类第16-17页
   ·网络游戏的使用现状第17-21页
   ·网络游戏成瘾界定第21-22页
3 网络游戏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第22-26页
   ·对大学生身体的伤害第22页
   ·对大学生心理的伤害第22-23页
     ·长期操作游戏产生精神和心理压力第22页
     ·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第22-23页
   ·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第23-26页
     ·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第23-24页
     ·道德意识模糊,影响社会风气第24页
     ·引发社会暴力事件第24-26页
4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与动因分析第26-50页
   ·重庆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游戏的使用现状第26-32页
     ·重庆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游戏的问卷调查第26-27页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访谈记录第27-32页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动因分析第32-50页
     ·社会环境因素第32-37页
     ·学校环境因素第37-40页
     ·家庭环境因素第40-42页
     ·个体因素第42-47页
     ·网络游戏(尤其是RPG 游戏)本身具有易成瘾性第47-50页
5 干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研究第50-66页
   ·国家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管理第50-53页
     ·企业自律,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第50-51页
     ·国家应建立网络游戏的准入制度和审核制度第51页
     ·以韩国对网络游戏的控制为典范,我国应对其进行等级分类管理第51-52页
     ·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第52-53页
     ·完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第53页
   ·学校对学生的引导措施第53-61页
     ·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回到教学课堂第54-55页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第55页
     ·加强心理疏导,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第55-57页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作用第57-58页
     ·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健全校园社团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合理宣泄渠道第58-60页
     ·建设优秀的校园网,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第60页
     ·由禁止玩网络游戏到提倡玩健康的网络游戏第60-61页
   ·优化家庭教养方式,干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第61-63页
     ·成为子女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第61页
     ·防止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给子女更多为自己做主的权力第61-62页
     ·建立和谐家庭,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第62页
     ·对于已经成瘾的大学生,建议采用“家庭干预模式”第62-63页
   ·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自我调节对策第63-66页
     ·正视网络游戏成瘾及其危害,自我反省第63页
     ·确立网络游戏以休闲为主的理念,理智游戏第63-64页
     ·运用“时间限制法”和“时间错位法”第64页
     ·建立“提醒卡”,多次重复以强化拒绝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第64页
     ·建立“个人目录”,以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向往意识第64-66页
6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2-73页
附录Ⅱ:DAVIS 电脑游戏成瘾量表第73-74页
附录Ⅲ:针对40 名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访谈提纲第74-75页
附录Ⅳ:针对11 位学校辅导员的访谈提纲第75-76页
附录Ⅴ:针对27 位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家长的访谈提纲第76-77页
致谢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校本位智障儿童教育训练的家长支持模式之构建--以重师特教学院儿童实验学校为例
下一篇:双语教学及其评价--计算机科学教学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