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东地方的对外交涉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一、清代前期广东地方对外交涉的基本状况 | 第11-15页 |
(一) 粤海关的外贸之权 | 第12-13页 |
(二) 十三行的中介作用 | 第13-14页 |
(三) 澳门的对外事务管理 | 第14-15页 |
二、晚清广东地方对外交涉体制沿革 | 第15-34页 |
(一) 总理衙门设立前广东对外交涉的基本情况 | 第15-22页 |
(二) 总理衙门设立后广东出现的外交形式 | 第22-29页 |
(三) 外务部设立后广东外交机构的变化 | 第29-30页 |
(四) 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外交机构 | 第30-34页 |
三、晚清广东地方督抚对外交涉权限及其权限扩大原因 | 第34-46页 |
(一) 督抚的交涉权限 | 第34-43页 |
(二) 权限变化的原因 | 第43-46页 |
四、晚清广东地方对外交涉分析 | 第46-54页 |
(一) 广东对外交涉的重要性 | 第46-50页 |
(二) 委员办理外交的形式长期存在 | 第50-52页 |
(三) 督抚的权力在外交过程中逐步扩大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