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1-21页 |
·研究主题 | 第11-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基本分析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21-45页 |
·文化与文化传统 | 第21-25页 |
·文化 | 第21-23页 |
·文化的变迁 | 第23-24页 |
·文化传统 | 第24-25页 |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 第25-30页 |
·文化影响制度选择 | 第25-28页 |
·文化传统与制度绩效 | 第28-30页 |
·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30-45页 |
·路径依赖 | 第31-38页 |
·文化传统与制度路径依赖的抽象模型 | 第38-40页 |
·格雷夫关于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的研究 | 第40-45页 |
第三章 晋商文化传统 | 第45-58页 |
·晋商文化传统 | 第46-55页 |
·重视商业的价值观念 | 第46-49页 |
·晋商的信义观念 | 第49-52页 |
·晋商群体精神 | 第52-54页 |
·晋商谨慎的传统观念 | 第54-55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 | 第55-58页 |
·晋商文化传统决定晋商制度选择 | 第55-56页 |
·文化传统需要以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保障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晋商文化传统、股份制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58-76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晋商股份制 | 第58-65页 |
·现代股份制及其在中国的出现 | 第58-60页 |
·晋商股份制 | 第60-61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晋商股份制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晋商股份制绩效 | 第65-74页 |
·制度绩效 | 第65-66页 |
·晋商股份制的产权结构激励能力变化 | 第66-70页 |
·晋商努力的考核能力和报酬的计量能力 | 第70页 |
·晋商制度环境变化 | 第70-73页 |
·晋商股份制绩效变更 | 第73-74页 |
·晋商股份制与路径依赖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晋商文化传统、联号制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76-89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联号制 | 第76-81页 |
·母子公司制 | 第76-77页 |
·联号制 | 第77-80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联号制 | 第80-81页 |
·晋商联号制绩效变更 | 第81-86页 |
·联号制产权激励对绩效变更的影响 | 第81-83页 |
·晋商文化传统对联号制绩效变更的影响 | 第83-86页 |
·联号制的绩效变更 | 第86页 |
·晋商联号制与路径依赖 | 第86-89页 |
·文化传统促使联号制的出现 | 第87页 |
·制度绩效发生变化 | 第87-88页 |
·路径依赖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晋商文化传统、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89-104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 | 第90-94页 |
·抵押放款 | 第90页 |
·赊销和信用放款 | 第90-93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 | 第93-94页 |
·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绩效变更 | 第94-101页 |
·赊销和信用放款的网络效应 | 第94-95页 |
·信用放款的无限责任制导致损失 | 第95-100页 |
·从信用放款向抵押放款转变的尝试 | 第100-101页 |
·晋商赊销、信用放款与路径依赖 | 第101-104页 |
·晋商信义传统促使赊销和信用放款制度出现 | 第101-102页 |
·晋商赊销与信用放款制度绩效变迁 | 第102-103页 |
·路径依赖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第104-114页 |
·晋商制度演变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 第104-108页 |
·晋商文化传统与正式制度 | 第104-106页 |
·在特定初始条件下进入的报酬递增阶段 | 第106-107页 |
·锁定导致的报酬递减阶段 | 第107-108页 |
·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 | 第108-111页 |
·文化传统与制度选择 | 第108-109页 |
·晋商制度绩效变更 | 第109-111页 |
·路径依赖 | 第111页 |
·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 第111-114页 |
·文化传统决定有效率的制度选择 | 第111-112页 |
·注重学习,不断发展合宜的文化传统 | 第112-113页 |
·发挥正式制度对文化传统的保障作用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后记 | 第120-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21-123页 |
详细摘要 | 第123-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