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案例选择的主要理由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相关综述 | 第16-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论文的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及其启示 | 第26-38页 |
·美国的地域空间形态模式、助推器模式和研究基地模式 | 第26-31页 |
·英国的高校主体模式和依托项目模式 | 第31-33页 |
·德国的弗朗霍夫学会模式和基金会模式 | 第33-34页 |
·日本“官产学”模式 | 第34-35页 |
·台湾政府主导模式 | 第35-36页 |
·启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对产学研联盟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38-53页 |
·从外部经济看产学研联盟效应 | 第38-44页 |
·从交易费用看产学研联盟效应 | 第44-46页 |
·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看产学研联盟效应 | 第46-53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上海产学研联盟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53-71页 |
·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53-57页 |
·上海产学研联盟现状分析 | 第57-62页 |
·上海产学研联盟所取的成绩分析 | 第62-67页 |
·产学研联盟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对于上海产学研联盟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68-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