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形成权的内涵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页
第一章 形成权内涵理论的发展第10-15页
 第一节形成权理论的确立第10-12页
 第二节 形成权内涵理论的发展——比较法上的考察第12-15页
  一、德国的发展第12-13页
  二、法国的发展第13-14页
  三、日本的发展第14页
  四、英美法系的发展第14-15页
  五、我国大陆的状况第15页
第二章 传统形成权概念分析之一第15-19页
 第一节形成权的作用方式:有相对人之单方法律行为第15-16页
 第二节 通说列举的形成权之分析第16-18页
  一、“自我行动型形成权”分析第16-18页
  二、债务免除权分析第18页
 第三节、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传统形成权概念分析之二第19-25页
 第一节形成权的“客体”:既存之相对法律关系第19-20页
 第二节 “设立性形成权”分析第20-25页
  一、先买权的性质第21-24页
  二、追认权的性质第24-25页
  三、非婚生子女认领权的性质第25页
第四章 形成权的客体第25-36页
 第一节权利客体理论的简单梳理第25-32页
  一、权利客体理论梳理之一:德国学者的观点第26-30页
  二、权利客体理论梳理之一:中国学者的观点第30-31页
  三、本文的认识第31-32页
 第二节 形成权的客体第32-36页
  一、按客体区分之权利体系第32-34页
  二、形成权的客体第34-36页
第五章 形成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与其他权利之区别第36-42页
 第一节 各种学说介绍及简要评析第36-38页
 第二节 形成权与其他权利的区别第38-42页
  一、形成权与支配权、请求权的区别第38页
  二、形成权与可能权、抗辩权的区别第38-42页
 第三节 小结第42页
第六章 形成权的性质和特征第42-52页
 第一节 形成权的性质第42-48页
  一、形成权是权利还是权能?第42-44页
  二、形成权是绝对权、相对权还是其他权利?第44-48页
 第二节 形成权的特征第48-52页
  一、不可附期限和条件第48页
  二、无被侵害性第48-50页
  三、不可单独转让性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业协会的绩效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产学研联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