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第8-11页 |
1-1-1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 第8-9页 |
1-1-2 混合动力汽车概念及分类 | 第9-11页 |
1-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1 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典型车辆介绍 | 第13-14页 |
1-3-1 丰田PRIUS | 第13-14页 |
1-3-2 比亚迪F3DM | 第14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及其新型混合动力系统 | 第15-19页 |
2-1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 | 第15-17页 |
2-2 新型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混合动力系统 | 第17页 |
2-3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仿真与测试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 | 第19-26页 |
3-1 永磁无刷双转子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3-1-1 dq0 坐标系选取及3/2 坐标变换 | 第19-20页 |
3-1-2 杯转子内电压、电流量推导 | 第20-21页 |
3-1-3 dq0 坐标下双转子电机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3-1-4 dq0 坐标下双转子电机标准状态方程 | 第22-23页 |
3-2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 | 第23-25页 |
3-2-1 双转子电机控制策略选取 | 第23-24页 |
3-2-2 双转子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 | 第24-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永磁无刷双转子专用变流器设计 | 第26-37页 |
4-1 控制电路设计 | 第26-29页 |
4-2 功率部分硬件结构 | 第29-32页 |
4-2-1 IPM 的选型及介绍 | 第30-31页 |
4-2-2 PWM 输入驱动电路 | 第31-32页 |
4-3 检测电路硬件结构 | 第32-35页 |
4-3-1 电压测量电路 | 第33-34页 |
4-3-2 电流测量电路 | 第34-35页 |
4-4 CAN 总线接口设计 | 第35-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永磁无刷双转子电机变流器的软件设计 | 第37-45页 |
5-1 变流器软件流程图 | 第37-38页 |
5-1-1 专用变流器主程序 | 第37-38页 |
5-1-2 控制系统算法程序 | 第38页 |
5-2 空间矢量调制(SVPWM)算法 | 第38-43页 |
5-2-1 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的原理 | 第38-40页 |
5-2-2 SVPWM 算法的实现 | 第40-42页 |
5-2-3 SVPWM 算法的DSP 流程图及实验数据 | 第42-43页 |
5-3 数字PI 程序 | 第43-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实验平台 | 第45-50页 |
6-1 实验平台软硬件介绍 | 第45-48页 |
6-1-1 艾默生TD3000 变频器简介 | 第45-46页 |
6-1-2 霍尔传感器测速装置 | 第46页 |
6-1-3 LABVIEW 串口通信介绍 | 第46-48页 |
6-2 混合动力实验及数据 | 第48-4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0页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A SVPWM 在 DSP 上 C 语言实现程序 | 第54-58页 |
附录 B 实验照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