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少数民族教育论文--世界各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况论文

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

独创性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2-3页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12页
导论第12-2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二、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三、研究的方法论及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 研究的方法论第17-18页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0-25页
  (一) 民族与族群第20-21页
  (二) 文化与教育第21页
  (三)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第21-22页
  (四) 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课程第22-23页
  (五) 课程资源与课程主题第23-25页
第一章 “清逸似水”的民族特色——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第25-33页
 一、自信与自强第26-28页
 二、开放与共容第28-29页
 三、和平与乐业第29-30页
 四、宗教与崇拜第30-33页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轨迹第33-47页
 一、傣族教育的发展第33-38页
  (一) 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第33-35页
  (二) 傣族地区的寺院教育第35页
  (三) 傣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第35-38页
 二、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践与发展第38-42页
  (一) 历史的发展第38-41页
  (二) 现实的挑战第41-42页
 三、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调查与分析第42-47页
  (一)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第43-45页
  (二)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第45页
  (三) 问题与思考第45-47页
第三章 坚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第47-61页
 一、多元与整合的价值追求第47-52页
  (一) 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的整合第48-49页
  (二) 傣族课程建构的目标取向第49-52页
 二、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互动第52-54页
  (一)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第52-53页
  (二) 傣族课程的文化交融第53-54页
 三、对话与交流的课程设计第54-56页
  (一) 话语的个性第54-55页
  (二) 傣族课程的文化创新第55-56页
 四、感受与生活的知识构建第56-57页
  (一) 知识的构建第56-57页
  (二) 傣族课程的生活回归第57页
 五、领悟与解读的民族意识第57-61页
  (一) 民族的意识第58-59页
  (二) 傣族课程的隐喻表达第59-61页
第四章 边疆山野的文化采觅——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构的主题内容第61-79页
 一、主题内容的界定第61-67页
  (一) 主题内容界定的原则第61-63页
  (二) 主题内容界定的分类第63-65页
  (三) 主题内容界定的步骤第65-67页
 二、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主题内容第67-74页
  (一) 诚实善良的行为规范第67-68页
  (二) 异彩纷呈的民族歌舞第68-69页
  (三) 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第69-70页
  (四)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第70-71页
  (五) 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第71-72页
  (六) 虔诚神秘的宗教信仰第72-74页
 三、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类型及特征第74-79页
  (一) 生产性课程第75页
  (二) 生活性课程第75页
  (三) 规范性课程第75页
  (四) 观念性课程第75页
  (五) 传承性课程第75页
  (六) 宗教性课程第75-79页
第五章 感悟体验的文化互动——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构的教学方式第79-92页
 一、多元文化课程教学的特征第79-82页
  (一) 文化上的辅导第79-80页
  (二) 方法上的突破第80-81页
  (三) 双语教学的特色第81-82页
 二、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学第82-92页
  (一) 教学理念的确立第82-84页
  (二) 教学内容的展开第84-86页
  (三) 教学方式的采用第86-92页
第六章 独具特色的文化检视——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构的多维评价第92-101页
 一、多元文化课程评价的特征第92-93页
  (一) 评价的独特性第92页
  (二) 评价的多元性第92-93页
  (三) 评价的偏向性第93页
  (四) 评价的客观性第93页
 二、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评价的标准第93-98页
  (一) 傣族课程评价的范围第93-95页
  (二) 傣族课程评价的标准第95-98页
 三、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评价的检视第98-101页
  (一) 是否体现了多元文化课程的基本理念第98-99页
  (二) 是否融入了傣族文化资源的基本内容第99-100页
  (三) 是否采取了傣族学校改革的整体取向第100-101页
第七章 奇彩智慧的文化光芒——傣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构的反思与对策第101-107页
 一、共存理念的确立第101-102页
 二、发展模式的构建第102页
 三、文化内容的统整第102-103页
 四、课程意识的发展第103-104页
 五、开发机制的制定第104-107页
结束语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后记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摩托车消声器断裂原因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