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10页 |
(一) 劳务经济的概念 | 第6-7页 |
(二) 农村劳务经济的涵义及相关概念分析 | 第7-8页 |
(三) 农村劳务经济的分类 | 第8页 |
(四) 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 第8-10页 |
二、河北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 第10-15页 |
(一) 发展河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原因 | 第10-13页 |
(二) 发展河北省农村劳务经济的意义 | 第13-15页 |
三、河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15-19页 |
(一) 劳务经济人数增加规模扩大,但工资性收入仍在农民纯收入中居次要地位 | 第15-17页 |
(二) 县域经济与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劳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 第17-18页 |
(三) 农民劳务输出的范围不断扩大 | 第18-19页 |
(四) 农村就业网络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 第19页 |
四、河北省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9-31页 |
(一) 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影响就业质量 | 第19-22页 |
(二)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22-24页 |
(三) 农民工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 第24-27页 |
(四)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困难重重 | 第27-29页 |
(五) 政府在劳务经济活动中职能的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存在问题 | 第29-31页 |
五、进一步发展我省劳务经济,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 第31-39页 |
(一) 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加强对该工作的领导 | 第31页 |
(二) 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劳动就业服务 | 第31-34页 |
(三)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特色产业 | 第34-36页 |
(四) 努力消除制度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36-37页 |
(五)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