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归责原则的基本理论 | 第12-19页 |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归责原则的特性 | 第13-15页 |
三、归责原则的体系 | 第15-19页 |
(一) 过错责任原则 | 第16-17页 |
(二)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法理分析 | 第19-32页 |
一、适用过错原则的法理分析 | 第19-23页 |
(一) 过错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基本理念 | 第19-21页 |
(二) 过错推定的适用范围及基本理念 | 第21-23页 |
二、适用无过错原则的法理分析 | 第23-32页 |
(一) 无过错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基本理念 | 第23-26页 |
(二) 无过错原则适用的负面效应 | 第26-29页 |
(三) 导致产生无过错责任论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比较考察 | 第32-38页 |
一、TRIPS协议相关规定 | 第32-35页 |
(一) TRIPS协议第45条第1款 | 第32-33页 |
(二) TRIPS协议第45条第2款 | 第33-35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一) 德国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5页 |
(二) 日本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三) 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6页 |
三、英美法系国家相关规定 | 第36-38页 |
(一) 英国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6页 |
(二) 美国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6-37页 |
(三) 加拿大知识产权法相关规定 | 第37-38页 |
第四部分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38-43页 |
一、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立法现状 | 第38-40页 |
二、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完善 | 第40-43页 |
(一) 建立民法上的物上请求权制度 | 第40-41页 |
(二) 完善我国民事责任立法体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