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语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词语模问题研究概况 | 第12页 |
·词语模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语模界定 | 第15-26页 |
·词语模的界定 | 第15-17页 |
·目前语言学界对词语模模标的识 | 第15-16页 |
·笔者的观点 | 第16-17页 |
·模糊性问题 | 第17-20页 |
·大多数模标是介于词根与词缀之间的一种过渡单位 | 第17-18页 |
·词与短语断定上的模糊性 | 第18页 |
·模标意义虚化程度的模糊性 | 第18-19页 |
·构词法与构形法之间的模糊性 | 第19-20页 |
·X”族词语与相关词语的比较 | 第20-26页 |
·“X”族词语与同族词语的比较 | 第21-22页 |
·“X”族词语与同素词语的比较 | 第22页 |
·“X”族词语与生造词语的比较 | 第22-23页 |
·“X”族词语与仿词的比较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语模分析 | 第26-45页 |
·词语模的理论框架 | 第26-28页 |
·框架理论 | 第26页 |
·“连续统”理论 | 第26-27页 |
·类推性理论 | 第27-28页 |
·词语模的特点 | 第28-34页 |
·时代性 | 第28-29页 |
·能产性 | 第29-32页 |
·潜显性 | 第32-33页 |
·理据性 | 第33-34页 |
·词语模的结构类型 | 第34-35页 |
·词语模的生成基础 | 第35-42页 |
·语言的内因基础 | 第35-38页 |
·社会文化基础 | 第38-40页 |
·心理基础 | 第40-42页 |
·词语模的语用效果 | 第42-45页 |
·新颖别致 | 第42页 |
·言简意丰 | 第42-43页 |
·实用美观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词语模对词汇系统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第45-48页 |
·词语模对词汇系统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词语模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