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课堂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图表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缘起 | 第8页 |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 ·知识转型视界中的教育 | 第8-9页 |
|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 第9-10页 |
|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12-29页 |
| ·概念图 | 第12-17页 |
| ·概念图的术语界定 | 第12-13页 |
| ·概念图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5页 |
|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 第15-16页 |
| ·从个体知识可视化到群体知识可视化 | 第16-17页 |
| ·协作知识建构 | 第17-27页 |
| ·知识的概念 | 第17-21页 |
| ·知识的建构 | 第21-24页 |
| ·协作知识建构 | 第24-27页 |
| ·其他研究 | 第27-29页 |
| 第3章 基于概念图的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框架设计 | 第29-40页 |
| ·教学目标 | 第29-30页 |
| ·知识目标 | 第29-30页 |
| ·情感目标 | 第30页 |
| ·技能目标 | 第30页 |
| ·教学要素分析 | 第30-33页 |
| ·学生的角色 | 第30-31页 |
| ·教师的角色 | 第31页 |
|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第31-32页 |
|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 第32页 |
| ·学习的对象 | 第32-33页 |
| ·教学过程框架 | 第33-40页 |
| ·基于概念图的协作知识建构机制 | 第33-36页 |
| ·教学框架结构 | 第36-38页 |
| ·教学实施过程 | 第38-40页 |
| 第4章 基于概念图进行协作知识建构的准实验研究 | 第40-55页 |
| ·实验设计 | 第40-4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 ·实验程序 | 第43-44页 |
| ·统计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 ·组间相似度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 ·组间结果分析 | 第46页 |
| ·组内相似度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 ·组内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 ·实验结论 | 第53-54页 |
| ·在教学环境中实施的相关讨论 | 第54-55页 |
| 第5章 基于概念图进行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案例 | 第55-66页 |
| ·教学案例 | 第55-58页 |
| ·设计思路 | 第55页 |
| ·教学对象 | 第55页 |
| ·教学目标 | 第55页 |
| ·教学过程 | 第55-58页 |
| ·案例分析 | 第58-66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8-59页 |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9-62页 |
| ·学生访谈 | 第62-64页 |
| ·教师访谈 | 第64-65页 |
| ·教师反思 | 第65-66页 |
| 第6章 反思与展望 | 第66-69页 |
| ·概念图应用于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反思 | 第66-67页 |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69-70页 |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后记 | 第74-76页 |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6页 |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