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背景和问题 | 第8-12页 |
·理论背景 | 第8-10页 |
·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9页 |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13-17页 |
·技术路线与结构 | 第17-19页 |
2 企业家的素质结构及能力体系综述 | 第19-43页 |
·企业家内涵的讨论和界定 | 第19-23页 |
·国外关于企业家概念的主要观点 | 第19-21页 |
·国内学者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企业家概念的界定:一个简单调查 | 第22-23页 |
·企业家素质结构研究综述 | 第23-27页 |
·国外学者对企业家素质的观点 | 第23-24页 |
·国内学者对企业家素质的研究评述 | 第24页 |
·企业家形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家素质要求 | 第25-27页 |
·企业家的能力体系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国外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的不同解释 | 第27页 |
·国内学者对企业家能力的代表性观点 | 第27-29页 |
·简要的结论 | 第29-30页 |
·浙江省企业家素质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30-43页 |
·企业家的内在素质状况 | 第30-36页 |
·企业家的外显能力分析 | 第36-40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0-43页 |
3 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及形成机制研究 | 第43-56页 |
·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及其影响因素与机制评述 | 第43-47页 |
·姚水洪提出了“企业家成长生态系统” | 第43-44页 |
·张中歧对企业家的外部成长环境研究 | 第44页 |
·迟福林对企业家的形成机制及创始人机制的探讨 | 第44-45页 |
·汪忠等人对企业家成长的内部治理环境因素的论述 | 第45页 |
·朱冬梅和吴文元对企业家才能生成机制的研究 | 第45-46页 |
·赵文红和李垣对企业家机会的研究 | 第46页 |
·汪克强等人对企业家生成机制的研究 | 第46-47页 |
·浙江省企业家成长环境及形成机制的实证调查 | 第47-53页 |
·问卷调查与样本数据 | 第47-49页 |
·数据处理与讨论 | 第49-52页 |
·浙江省企业家成长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完善浙江省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对策思考 | 第53-56页 |
·塑造企业家的社会形象,扩大企业家的社会声誉 | 第53-54页 |
·健全各类法规制度,切实保护企业家的私有财产和合法权益 | 第54页 |
·推进国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改革 | 第54页 |
·为企业家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外部环境 | 第54页 |
·加大企业家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力度 | 第54-55页 |
·推动评荐、培训企业家人才的社会中介机构和协会建设 | 第55-56页 |
4 企业家的选拔产生与培训机制研究 | 第56-74页 |
·我国企业家选任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 第56-60页 |
·我国企业家的考评与选任现状 | 第56-57页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任问题及内因分析 | 第57-58页 |
·我国企业家选任制度的缺陷 | 第58-60页 |
·企业家选任及培训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60-63页 |
·西方发达国家选任和培训企业家的主要经验和特点 | 第60-62页 |
·我国企业家培训制度的缺陷 | 第62页 |
·对我国企业家选任制度的主要启示 | 第62-63页 |
·浙江省企业家的选任和培训现状调查 | 第63-71页 |
·浙江省企业家的选任现状分析 | 第63-64页 |
·浙江省企业家的培训现状分析 | 第64-70页 |
·浙江省企业家选任与培训机制的实施经验与教训 | 第70-71页 |
·进一步完善浙江省企业家选拔产生和培训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71-74页 |
·建立科学的职业企业家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企业家的成长环境 | 第71页 |
·拓宽选拔渠道,形成外部成长环境与内部培养系统有效整合的选拔机制 | 第71-72页 |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对职业企业家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 第72-73页 |
·建立与完善企业家的教育培训系统 | 第73-74页 |
5 企业家队伍的培育措施及政策建议 | 第74-80页 |
·优化创业环境,形成企业家顺利生成发展的良好社会基础 | 第74-75页 |
·健全培养体系,造就企业家素质能力提高的终生学习机制 | 第75-76页 |
·完善选任制度,制定企业家人才评价选拔的规范工作程序 | 第76-77页 |
·强化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家行为激发引导的新型管理体制 | 第77-78页 |
·健全约束机制,形成企业家行为监督管理的有效运行体系 | 第78-79页 |
·完善服务设施,构建驱使企业家快速成长的系统支撑平台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