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之心理学分析
|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 SYNOPSIS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1 前言 | 第9-29页 |
| ·语码转换的概念及其界定 | 第9-11页 |
| ·语码转换的分类 | 第11-12页 |
| ·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 | 第12-20页 |
| ·社会语言学对语码转换问题的研究 | 第12-15页 |
| ·心理语言学对语码转换问题的研究 | 第15-16页 |
| ·结构语言学对语码转换问题的研究 | 第16-18页 |
| ·语用学对语码转换问题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关于语码转换问题的其它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0-2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对闽南语的介绍 | 第21-22页 |
| ·对语码转换动机的考虑 | 第22-26页 |
| ·语码转换的内在动机 | 第22-25页 |
| ·语码转换的外在动机 | 第25-26页 |
| ·对语码转换情境的考虑 | 第26-27页 |
| ·语言态度的介绍 | 第27-28页 |
| ·“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 ·量表的说明 | 第29-32页 |
| ·自编语码转换动机量表和情境量表的过程 | 第29-30页 |
| ·量表的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 ·语码转换动机量表的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 ·语码转换情境量表的分析结果 | 第31-32页 |
| ·语言态度量表的说明 | 第32页 |
| ·被试的选择 | 第32-33页 |
| ·正式施测过程 | 第33页 |
|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34-47页 |
| ·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动机的分析结果 | 第34-38页 |
| ·动机的排序情况 | 第34页 |
| ·不同性别在动机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 ·不同年龄组在动机上的差异 | 第35-36页 |
| ·学历对动机的影响 | 第36-38页 |
| ·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情境的分析结果 | 第38-41页 |
| ·情境的排序情况 | 第38-39页 |
| ·不同性别在情境上的差异 | 第39页 |
| ·不同学历对不同情境下语码转换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的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 ·总体选择情况 | 第41页 |
| ·不同性别在语言态度上的差异 | 第41-42页 |
| ·不同学历组在语言态度上的差异 | 第42-43页 |
| ·对语码转换频率的分析结果 | 第43-47页 |
| ·性别和学历对语码转换频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语言态度对语码转换频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性别、年龄等对语码转换频率的预测作用 | 第46-47页 |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7-52页 |
| ·对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动机的讨论 | 第47-48页 |
| ·对闽南语和普通话语码转换情境的讨论 | 第48-49页 |
| ·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的讨论 | 第49-51页 |
| ·对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码转换频率的讨论 | 第51-52页 |
| 5 结论 | 第52-54页 |
| 注释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