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0 引言 | 第9-12页 |
| ·“给”字句相关研究 | 第9页 |
| ·襄樊方言及“给”类句概况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0页 |
| ·襄樊方言“给”字概说 | 第10-12页 |
| 1 “给”字语义分析 | 第12-16页 |
| ·“给1”:动词 | 第12-13页 |
| ·“给2”:介词,引出施事,表被动 | 第13-14页 |
| ·“给3”:介词,引出受事,表示处置 | 第14页 |
| ·“给4”:介词,表对象 | 第14-15页 |
| ·“给5”:助词 | 第15-16页 |
| 2 “给1”、“给2”、“给3”句式的结构及语义分析 | 第16-26页 |
| ·“给1”句式的结构及语义分析 | 第16-18页 |
| ·“给2”句式的结构及语义分析 | 第18-21页 |
| ·“给3”句式的结构及语义分析 | 第21-26页 |
| 3 “给”字表处置、被动义时带双受事格的分析 | 第26-31页 |
| ·“给2”双受事句 | 第26-28页 |
| ·“给3”双受事句 | 第28-31页 |
| 4 “给”字连用句 | 第31-34页 |
| ·给3(叫)+V 给1 | 第31页 |
| ·给3(叫)+给5 | 第31页 |
| ·叫+给3 | 第31页 |
| ·给2(叫)+给3 | 第31-32页 |
| ·给3(叫)+ 给2(叫) | 第32页 |
| ·给2(叫)+给1 | 第32页 |
| ·给2(叫)+给5 | 第32-34页 |
| 5 “给”类句语义辨析 | 第34-39页 |
| ·“给1”与“给2”句歧义辨析 | 第34-36页 |
| ·“给2”与“给3”句歧义辨析 | 第36-39页 |
| 6 “给”表处置、被动的语用分析 | 第39-43页 |
| ·信息结构 | 第39-40页 |
| ·语义结构和语用价值 | 第40-41页 |
| ·话题选择 | 第41-43页 |
| 7 “给”字的语法化过程 | 第43-48页 |
| ·“给”作处置式的历时考察 | 第43-45页 |
| ·“给”作被动式的历时考察 | 第45-47页 |
| ·“给”字在襄樊方言中的语义联系 | 第47-48页 |
| 8 “给”类句的方言类型分析 | 第48-52页 |
| ·“给予-被动”、“使役-被动”兼用的方言考察 | 第48-50页 |
| ·襄樊的方言类型 | 第50-52页 |
| 9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