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意义 | 第9-19页 |
(一) 党员队伍的素质是党的战斗力的根基 | 第9-11页 |
1 注重党员质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 第9-11页 |
2 提高党员素质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基石 | 第11页 |
(二) 党员队伍的素质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 | 第11-13页 |
1 党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党的性质 | 第12页 |
2 党员的质量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党的任务的实现 | 第12页 |
3 党员队伍的质量还直接关系着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12-13页 |
(三) 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是新的时代要求 | 第13-19页 |
1 是适应当今大学生党员自身特点的需要 | 第13页 |
2 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任务 | 第13-14页 |
3 市场经济负效应使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势在必行 | 第14-16页 |
4 历史遗留的剥削阶级和西方腐朽思想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 第16页 |
5 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 第16-17页 |
6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 第17-19页 |
二 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构成要素 | 第19-23页 |
(一) 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19-20页 |
(二) 大学生党员的业务素质 | 第20-21页 |
(三) 大学生党员的文化素质 | 第21页 |
(四) 大学生党员的身体及心理素质 | 第21-23页 |
三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3-34页 |
(一) 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 | 第23-26页 |
1 大学生党员一致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导航灯 | 第23-24页 |
2 大学生党员能认识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 第24-25页 |
3 大学生党员对实践与理论的认识 | 第25-26页 |
4 大学生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 | 第26页 |
(二) 大学生党员的学习与生活现状 | 第26-28页 |
1 大学生党员学习态势总体良好,严格要求造就终身学习之生命主体 | 第26-27页 |
2 大学生党员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充实完善自我 | 第27-28页 |
(三) 大学生党员社会知识的现状 | 第28-33页 |
1 大学生党员关注社会问题,对党中央的领导充满信心 | 第28-30页 |
2 大学生党员过分看中自我,择业的价值取向与择业行为之间的冲突令人担忧 | 第30-32页 |
3 大学生党员表示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 第32-33页 |
(四) 对大学生党员现状的分析小结 | 第33-34页 |
四、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对策探讨 | 第34-46页 |
(一)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党建理论为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 | 第34-39页 |
1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 第34-35页 |
2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三观”教育 | 第35-37页 |
3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培训和教育 | 第37页 |
4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 第37-39页 |
5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使命感与责任感教育 | 第39页 |
(二)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考核机制 | 第39-43页 |
1 健全学生党员发展体系,严格把握党员标准,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 第39-40页 |
2 实施科学的、系统的党员再教育工程 | 第40页 |
3 充分依托高校“两课”教育主阵地,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渠道 | 第40-41页 |
4 在对大学生党员的培训方式上,做到“两个突出”、“三个结合” | 第41-42页 |
5 完善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三) 不断创新和总结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新途径 | 第43-46页 |
1 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活力 | 第43页 |
2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 第43-44页 |
3 在实践中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验“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 | 第44-46页 |
大学生党员现状的调查问卷 | 第46-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