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 第9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9-10页 |
| 2 理论综述 | 第10-28页 |
|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国外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 | 第10-15页 |
| ·国内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边界研究 | 第16-23页 |
| ·企业规模的度量 | 第16-19页 |
| ·企业规模与规模经济 | 第19-22页 |
| ·大中小型企业共生理论分析 | 第22-23页 |
| ·我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规模理论的修正 | 第23-25页 |
| ·企业边界理论评述 | 第25-28页 |
| ·对国外企业边界理论的评述 | 第25-27页 |
| ·对国内企业边界理论的评述 | 第27-28页 |
| 3 基于产品市场的企业边界及规模研究 | 第28-48页 |
| ·信息技术对传统分析框架的挑战 | 第28-30页 |
| ·企业规模新变量的引进:产品市场 | 第30-38页 |
| ·产品市场容量在企业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中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 ·产品市场周期与企业的发展阶段 | 第32-36页 |
| ·分析框架的现实解释 | 第36-38页 |
| ·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方法 | 第38-48页 |
| ·目前比较常用的经济规模的确定方法 | 第38-39页 |
|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经济规模确定中的应用 | 第39-48页 |
| 4 企业规模经济的确定:以汽车工业为例 | 第48-58页 |
| ·我国目前汽车工业状况 | 第48-57页 |
| ·我国汽车工业现状 | 第48-50页 |
| ·对我国汽车工业现状的分析 | 第50-57页 |
| ·层次分析—距离模型的局限性 | 第57-58页 |
| 5 结论 | 第58-60页 |
| ·论文结论 | 第58-59页 |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