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风俗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6页 |
第一节 《楚辞》风俗研究的意义 | 第7-10页 |
一、《楚辞》反映了楚人的风俗 | 第7-8页 |
二、研究《楚辞》风俗是认识楚文化的有效途径 | 第8-10页 |
第二节 《楚辞》风俗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与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楚辞》风俗的归类 | 第16-83页 |
第一节 招魂风俗 | 第16-30页 |
一、《招魂》、《大招》所招的对象 | 第16-17页 |
二、招魂的参与人员 | 第17-21页 |
三、招魂的工具 | 第21-23页 |
四、招魂的仪式 | 第23-29页 |
五、楚地招魂特点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祭祀风俗 | 第30-52页 |
一、对象与目的 | 第31-42页 |
二、时间、场所与人员 | 第42-48页 |
三、形式与过程 | 第48-52页 |
第三节 占卜风俗 | 第52-60页 |
一、占卜事君 | 第52-58页 |
二、占梦 | 第58页 |
三、其他占卜 | 第58-60页 |
第四节 出行风俗 | 第60-63页 |
一、择吉出行 | 第60-61页 |
二、出行避忌 | 第61-63页 |
第五节 宴饮风俗 | 第63-69页 |
一、“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 第63-66页 |
二、“士女杂坐,乱而不分” | 第66-68页 |
三、“菎蔽象棋,有六簙些” | 第68-69页 |
第六节 服饰风俗 | 第69-74页 |
一、衣着 | 第69-72页 |
二、佩饰 | 第72-74页 |
第七节 建筑风俗 | 第74-77页 |
一、桷刻龙蛇,雕镂为美 | 第74-75页 |
二、以红为主色调 | 第75-77页 |
第八节 婚恋风俗 | 第77-83页 |
一、普那鲁亚婚残余 | 第78-81页 |
二、对偶婚残余 | 第81-83页 |
第三章 《楚辞》风俗存在的土壤和原因 | 第83-91页 |
第一节 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 | 第83-89页 |
一、社会制度的相对滞后 | 第83-84页 |
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 第84-87页 |
三、未受礼乐改造 | 第87-89页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89-91页 |
一、自然地理因素 | 第89页 |
二、人文地理因素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后记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