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说”指导下的舞台戏剧翻译策略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戏剧和戏剧翻译 | 第11-16页 |
·戏剧及戏剧的特点 | 第11页 |
·戏剧翻译 | 第11-16页 |
·戏剧翻译在中国的研究 | 第12-13页 |
·戏剧翻译在西方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神似说"与舞台表演戏剧翻译策略 | 第16-22页 |
·"神似说"简介 | 第16-19页 |
·舞台戏剧翻译策略 | 第19-22页 |
·生活化意 | 第20页 |
·背景参考 | 第20页 |
·虚实转换 | 第20页 |
·修辞变通 | 第20-21页 |
·模糊语言的翻译 | 第21页 |
·其他技巧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舞台戏剧翻译应考虑的因素 | 第22-27页 |
·戏剧语言的特点 | 第22-25页 |
·性格化 | 第22页 |
·动作化 | 第22-23页 |
·抒情性 | 第23-24页 |
·音乐性 | 第24页 |
·口语化 | 第24-25页 |
·修辞性 | 第25页 |
·时空限制 | 第25-26页 |
·无注性 | 第26页 |
·观众反应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舞台表演戏剧翻译:案例分析 | 第27-43页 |
·对比分析《卖花女》两个中译本 | 第27-35页 |
·方言的翻译 | 第27-30页 |
·脏话的翻译 | 第30页 |
·文化词的翻译 | 第30-31页 |
·戏剧语言特点的再现 | 第31-32页 |
·喜剧效果的翻译 | 第32-33页 |
·模糊语言的翻译 | 第33-35页 |
·对比分析《茶馆》两个英译本 | 第35-43页 |
·称谓的翻译 | 第35-36页 |
·文化词的翻译 | 第36-38页 |
·感叹词的翻译 | 第38-39页 |
·戏剧语言特点的再现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