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绪论第8-2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教育目的与民族文化的界定第10-15页
 第四节 研究现状第15-20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美国文化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第22-34页
 第一节 美国文化的特点第22-25页
  一、个人主义第22-24页
  二、实用主义第24-25页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美国教育目的的演变第25-30页
  一、20世纪上半叶——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第25-27页
  二、50年代至80年代——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劳动者第27-28页
  三、90年代以来——培养多方面的人才第28-30页
 第三节 美国文化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0-34页
第二章 日本文化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第34-44页
 第一节 日本文化的特点第34-37页
  一、民族主义第34-35页
  二、集团主义第35-37页
 第二节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教育目的的演变第37-41页
  一、40年代至60年代——培养身心健康的国民第37-38页
  二、70年代至80年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日本人第38-39页
  三、九十年代至今——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和丰富人性的人第39-41页
 第三节 日本文化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第41-44页
第三章 我国文化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第44-55页
 第一节 我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第44-47页
  一、道德理想主义第44-46页
  二、集体主义第46-47页
 第二节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第47-51页
  一、建国初期——培养劳动者第47-48页
  二、八十年代——培养又红又专的"四有"建设人才第48-49页
  三、九十年代至今——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49-51页
 第三节 我国文化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第51-55页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比较与反思第55-64页
 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第55-57页
 第二节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第57-59页
 第三节 民族性与国际性第59-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1页
后记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单亲家庭初中生人际交往障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