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薄弱学校建设--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思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引言第11-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提出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问题第11页
  2.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 国外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薄弱学校建设问题研究第12-13页
  2. 国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薄弱学校建设问题研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 研究思路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第15-22页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15-17页
 (二) 薄弱学校第17-20页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第20-22页
三、各地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举措第22-35页
 (一) 改善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第22-24页
  1. 北京市中小学达标建设第22-23页
  2. 陕西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第23页
  3. 广东省全面提高薄弱学校校舍条件工程第23页
  4. 天津提升农村教育工程第23-24页
  5. 辽宁省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第24页
 (二) 学校之间的帮扶第24-28页
  1. 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第24-26页
  2. “学区制”模式第26-28页
 (三) 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政策措施第28-31页
  1. 师资交流第28-29页
  2. 教师培训第29-30页
  3. 提升教师待遇第30-31页
 (四) 提高薄弱学校的生源质量第31-33页
  1. 规范招生制度第31-32页
  2. 学生营养餐工程第32-33页
 (五) 改造薄弱学校的特色做法第33-35页
  1. 湖北省崇阳县的“现代教育航母”第33页
  2. 上海市“委托管理”第33页
  3. 广东省“要择校,到民校”第33-35页
四、对各地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各种政策措施的分析第35-40页
 (一) 地域性的举措第35-36页
  1. 联校走教第35页
  2. 建立“现代教育航母”第35页
  3. 实行“委托管理”第35-36页
  4. 择校到民校第36页
  5. 实行教师统一管理第36页
 (二) 普适性的举措第36-37页
 (三) 各种举措的成效与问题第37-40页
  1. 改善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的成效第37页
  2. 学校之间的帮扶的成效第37页
  3. 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政策的成效和问题第37-38页
  4. 改善薄弱学校生源质量政策措施的问题第38-40页
五、启示和建议第40-44页
 (一) 学校管理队伍对于改造薄弱学校有着重要的作用第40页
 (二) 提高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待遇第40-41页
 (三) 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质量政策措施可行性、操作性不高第41-42页
 (四) 改造薄弱学校投入是保障,提高教师待遇是关键,特色是突破口第42-44页
  1. 加大投入是改造薄弱学校是保障第42页
  2. 提高教师待遇是改造薄弱学校的关键第42-43页
  3. 特色是改造薄弱学校的突破口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共享城市社区教育服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义务教育非均衡状态下择校行为分析--从消费者行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