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初级水平留学生同译词使用偏误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8页 |
二、同译词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一) 同译词的界定 | 第9页 |
(二) 同译词产生的原因 | 第9页 |
(三) 同译词的分类 | 第9-10页 |
(四) 同译词词语与对译词词语之间的关系 | 第10页 |
(五) 同译词的偏误研究 | 第10-11页 |
三、研究范围和对象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汉语教程》中同译词的基本情况调查 | 第14-26页 |
一、同译词的概念 | 第14页 |
二、同译词的统计标准 | 第14-15页 |
三、《汉语教程》中的同译词 | 第15-26页 |
(一) 《汉语教程》中同译词的收集与统计 | 第15-16页 |
(二) 同译词的分类 | 第16-26页 |
第二章 同译词偏误调查与分析 | 第26-39页 |
一、研究的问题 | 第26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6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五、同译词的偏误与分析 | 第29-39页 |
(一) 偏误例句总汇 | 第29-30页 |
(二) 偏误类型分析 | 第30-35页 |
(三) 偏误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第三章 解决同译词偏误的建议 | 第39-45页 |
一、针对译者译释方面的建议 | 第39-41页 |
(一) 坚持在语境中译释的原则 | 第39-40页 |
(二) 坚持以文化对比为译释的前提 | 第40-41页 |
(三) 坚持语义和用法相结合的译释方法 | 第41页 |
二、针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 第41-45页 |
(一) 结合语境讲解同译词 | 第41-42页 |
(二) 根据搭配关系分辨同译词 | 第42-43页 |
(三) 利用语素区别同译词 | 第43-44页 |
(四) 按照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区别同译词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附录 (一) | 第46-48页 |
附录 (二)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