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以青海省F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8-23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8-21页
        二、理论基础第21-23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一、研究方法第23-24页
        二、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一章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现状调查第25-36页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第25-26页
        一、调查目的第25页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第25页
        三、问卷设计与编写第25-26页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6页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第26-34页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6-33页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第33-34页
    第三节 调查结论分析第34-36页
        一、学生调查结论第34-35页
        二、教师访谈结论第35-36页
第二章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第36-48页
    第一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原则第36-38页
        一、学生为主和教师为辅的原则第36页
        二、目标性和生活化原则第36-37页
        三、科学性和趣味性原则第37页
        四、多样性和特色性原则第37-38页
    第二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选取第38-44页
        一、从地理课程标准中选取第38-41页
        二、从地理教材中选取第41-43页
        三、从乡土地理中选取第43-44页
    第三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策略第44-48页
        一、精心做好课程设计第44-45页
        二、健全安全保障措施第45-46页
        三、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第46页
        四、健全经费筹措机制第46-47页
        五、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第47页
        六、建立多方合作关系第47-48页
第三章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第48-57页
    第一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形式第48-49页
        一、全班集体研究第48页
        二、小组合作研究第48-49页
    第二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环节第49-53页
        一、确定研学旅行主题与课题第49页
        二、制定研学旅行方案第49-50页
        三、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与方法第50-51页
        四、研学旅行的内容与线路选择第51页
        五、研学旅行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第51页
        六、表达交流,形成结论第51-53页
    第三节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第53-57页
        一、评价原则第53-54页
        二、评价内容第54-55页
        三、评价方法第55-57页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第57-59页
    第一节 结论第57页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一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相关调查问卷第62-64页
附录二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相关研究”半结构访谈第64-65页
附录三 地理研学旅行实施评价表第65-67页
附录四 自然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以青海湖自然保护区为例第67-69页
附录五 人文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以海东市工业园区为例第69-71页
附录六 区域地理研学旅行案例设计——以海东市区的变化发展为例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图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艺术生语文学习生活研究--基于浙江省C中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