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基于中介效应检验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1.2.2 技术路线 | 第10页 |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2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2.1 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12-14页 |
| 2.1.1 政府补助促进企业绩效 | 第12-13页 |
| 2.1.2 政府补助抑制企业绩效 | 第13-14页 |
| 2.1.3 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 第14页 |
| 2.2 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 第14-15页 |
| 2.2.1 政府补助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 第14页 |
| 2.2.2 政府补助抑制企业研发投入 | 第14-15页 |
| 2.3 其他研究视角 | 第15-16页 |
| 2.4 文献评述与启示 | 第16-18页 |
| 3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18-22页 |
| 3.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3.1.1 政府补助的概念 | 第18页 |
| 3.1.2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概念 | 第18页 |
| 3.1.3 企业绩效的概念 | 第18-19页 |
| 3.2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3.2.1 创新理论 | 第19页 |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 3.2.3 中介效应检验原理 | 第20-21页 |
| 3.3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 4 实证研究 | 第22-34页 |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2页 |
| 4.2 变量定义 | 第22-23页 |
| 4.3 模型设定 | 第23-25页 |
| 4.4 描述性统计 | 第25-28页 |
| 4.4.1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趋势分析 | 第25页 |
| 4.4.2 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 4.4.3 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 | 第28页 |
| 4.5 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 4.6 多元回归分析 | 第29-34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34-37页 |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34-35页 |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35-36页 |
| 5.2.1 加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补助力度 | 第35页 |
| 5.2.2 引导创业板公司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 第35-36页 |
| 5.2.3 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第36页 |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