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亮菌液体发酵工艺及亮菌多糖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文献综述第11-14页
    1.1 药用真菌的概念及作用第11页
    1.2 固体发酵技术第11页
    1.3 药用菌深层次发酵技术简介第11-12页
        1.3.1 深层次液体发酵技术第11页
        1.3.2 液体培养方式第11-12页
        1.3.3 液体发酵技术的优点第12页
            1.3.3.1 获得发酵产物方面第12页
            1.3.3.2 制备液体菌种方面第12页
        1.3.4 液体发酵技术的缺点第12页
    1.4 真菌多糖的提取技术简介第12-13页
        1.4.1 超声辅助提取法第12页
        1.4.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第12页
        1.4.3 酶提取法第12-13页
        1.4.4 微波辅助提取法第13页
    1.5 亮菌活性成分第13-14页
        1.5.1 亮菌多糖第13页
        1.5.2 亮菌多糖的活性第13-14页
            1.5.2.1 免疫调节作用第13页
            1.5.2.2 抗肿瘤作用第13页
            1.5.2.3 抗氧化作用第13-14页
            1.5.2.4 抑菌作用第14页
        1.5.3 其它活性物质第14页
2.引言第14-15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3.1 仪器和试剂第15-16页
        3.1.1 菌种第15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15-16页
        3.1.3 试剂第16页
    3.2 液体发酵试验及测定方法第16页
        3.2.1 培养基第16页
        3.2.2 测定方法第16页
    3.3 单因素试验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6-18页
        3.3.1 碳源对液体发酵影响第16页
        3.3.2 氮源对液体发酵的影响第16-17页
        3.3.3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7页
        3.3.4 装液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7页
        3.3.5 摇床转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7页
        3.3.6 发酵时间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第17页
        3.3.7 接种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第17页
        3.3.8 正交优化试验第17-18页
    3.4 其它影响因素第18页
        3.4.1 起始钙离子对液体发酵影响第18页
        3.4.2 起始糖浓度对液体发酵影响第18页
        3.4.3 起始pH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第18页
    3.5 亮菌多糖提取第18-20页
        3.5.1 亮菌多糖粗制品的提取方法第18页
        3.5.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18-19页
        3.5.3 样品含量测定第19页
        3.5.4 多糖纯化方法第19-20页
            3.5.4.1 除蛋白质第19页
            3.5.4.2 活性炭除色素第19-20页
            3.5.4.3 醇沉第20页
    3.6 亮菌多糖的定性试验第20页
        3.6.1 苯酚硫酸法检测第20页
        3.6.2 蒽酮硫酸法检测第20页
        3.6.3 斐林试剂反应第20页
        3.6.4 双缩脲反应第20页
    3.7 抑菌实验第20-21页
        3.7.1 菌液制备与菌种活化第20页
        3.7.2 抑菌活性研究第20-21页
        3.7.3 最低抑制浓度(MIC)的测定第21页
        3.7.4 细胞形态学观察第21页
        3.7.5 细胞壁形态观察第21页
    3.8 抗氧化试验第21-22页
        3.8.1 测定总还原力第21-22页
        3.8.2 DPPH清除活性的测定第22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2-36页
    4.1 碳源对亮菌培养的研究第22-23页
    4.2 氮源对亮菌培养的研究第23页
    4.3 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第23-31页
        4.3.1 培养温度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3-24页
        4.3.2 摇床转速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4-25页
        4.3.3 培养时间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5-26页
        4.3.4 接种量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6-27页
        4.3.5 装液量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7-28页
        4.3.6 正交试验结果第28-29页
        4.3.7 起始pH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9页
        4.3.8 起始钙离子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29-30页
        4.3.9 起始糖浓度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第30-31页
    4.4 亮菌多糖提取试验第31页
        4.4.1 多糖定性试验第31页
        4.4.2 多糖标准曲线第31页
    4.5 抑菌试验第31-34页
        4.5.1 抑菌活性筛选第31-32页
        4.5.2 最小抑制浓度第32页
        4.5.3 细胞膜形态学试验第32-34页
        4.5.4 细胞壁形态学试验第34页
    4.6 抗氧化试验第34-36页
        4.6.1 总还原性测定第34-35页
        4.6.2 DPPH清除试验第35-36页
5 结论第36-37页
    5.1 亮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第36页
    5.2 亮菌多糖抑菌效果研究第36页
    5.3 亮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作者简介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环境约束的青霉素发酵间歇操作的动态优化研究
下一篇:炼化企业蒸汽系统保温改造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