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类水果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 | 第9页 |
| ·浆果类水果简介 | 第9-10页 |
| ·浆果类的定义 | 第9页 |
| ·浆果类水果的简单介绍 | 第9-10页 |
| ·浆果类水果生物活性成分 | 第10-17页 |
| ·白藜芦醇 | 第10-16页 |
|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性 | 第16页 |
| ·脂肪酸 | 第16-17页 |
| ·多糖类 | 第17页 |
| ·浆果类水果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7-18页 |
| ·荧光分光光度法 | 第18页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第18页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18-19页 |
| 2 HPLC 法测定浆果类水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 第19-31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30页 |
| ·主要仪器、试剂与样品 | 第19-20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20页 |
| ·样品中白藜芦醇的提取 | 第20页 |
| ·白藜芦醇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第20页 |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0-21页 |
| ·色谱条件 | 第21页 |
| ·影响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单因素实验 | 第21-22页 |
| ·超声波法提取样品中白藜芦醇的正交试验 | 第22-25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5页 |
| ·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 | 第25-26页 |
| ·最低检出限 | 第26页 |
| ·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 第26-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3 荧光法测定浆果类水果中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性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 ·主要仪器﹑试剂与样品 | 第31页 |
| ·样品中白藜芦醇的提取 | 第31-32页 |
| ·荧光光谱 | 第32页 |
| ·溶液中荧光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 第32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32-33页 |
| ·温度对荧光体系的影响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影响荧光强度的条件试验 | 第34-36页 |
| ·样品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 4 GC-MS 分析浆果类水果中的脂肪酸 | 第38-60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 ·主要仪器﹑试剂与样品 | 第38页 |
| ·脂肪油的提取 | 第38-39页 |
| ·脂肪油的甲酯化 | 第39页 |
| ·GC-MS 测定条件 | 第39页 |
| ·分析鉴定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60页 |
| 5 浆果类水果中多糖含量测定 | 第60-65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 ·主要仪器、试剂与样品 | 第60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60-61页 |
| ·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61页 |
| ·测定波长的确定 | 第61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1-62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62页 |
| ·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 | 第62-63页 |
|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