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4.1 城市独居老人 | 第13页 |
1.4.2 精神慰藉 | 第13-14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1.5.1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深圳市大鹏新区D社区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调查与评估 | 第16-19页 |
2.1 D社区独居老人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2.1.1 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 | 第16页 |
2.1.2 经济收入状况 | 第16页 |
2.1.3 社会交往状况 | 第16-17页 |
2.2 D社区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状况 | 第17页 |
2.2.1 子女的精神慰藉不足 | 第17页 |
2.2.2 亲友邻居的精神慰藉欠缺 | 第17页 |
2.2.3 社区机构的精神慰藉不够 | 第17页 |
2.3 D社区独居老人的需求评估 | 第17-19页 |
2.3.1 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 | 第18页 |
2.3.2 独居老人的情感需求 | 第18页 |
2.3.3 独居老人的文化娱乐需求 | 第18-19页 |
第3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9-22页 |
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页 |
3.2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2页 |
3.2.1 D社区工作站对社工的支持力度高 | 第20页 |
3.2.2 小组工作方法的独特优势 | 第20页 |
3.2.3 个案工作方法的独特优势 | 第20-22页 |
第4章 社会工作介入D社区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缺失的实务过程 | 第22-45页 |
4.1 小组工作对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介入 | 第22-33页 |
4.1.1 小组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22页 |
4.1.2 小组成员的招募 | 第22-24页 |
4.1.3 小组目标 | 第24-25页 |
4.1.4 成立小组 | 第25页 |
4.1.5 小组活动安排 | 第25-26页 |
4.1.6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第26-31页 |
4.1.7 小组工作评估 | 第31-33页 |
4.2 个案工作对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介入 | 第33-45页 |
4.2.1 个案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33-34页 |
4.2.2 个案介绍 | 第34页 |
4.2.3 个案预估 | 第34-36页 |
4.2.4 服务计划的制定与介入 | 第36-43页 |
4.2.5 个案工作评估 | 第43-45页 |
第5章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反思与建议 | 第45-47页 |
5.1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反思 | 第45-46页 |
5.1.1 小组工作介入的反思 | 第45页 |
5.1.2 个案工作介入的反思 | 第45-46页 |
5.1.3 社工自我反思 | 第46页 |
5.2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城市独居老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建议 | 第46-47页 |
5.2.1 增强社会支持力度,积极链接资源 | 第46页 |
5.2.2 做好宣传,扩大大众媒介的影响力 | 第46页 |
5.2.3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监管机制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