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3.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资料收集的方法 | 第12-13页 |
1.4.2 实践模式选择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农村丧偶式单亲家庭子女的需求分析与成长困境 | 第14-19页 |
2.1 农村丧偶式单亲家庭子女的需求分析 | 第14-16页 |
2.1.1 尊重的需求 | 第14-15页 |
2.1.2 亲人沟通、陪伴的需求 | 第15页 |
2.1.3 他人表扬、认同的需求 | 第15-16页 |
2.1.4 同伴接纳的需求 | 第16页 |
2.2 农村丧偶式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困境及困境成因分析 | 第16-19页 |
2.2.1 因心理支持缺失导致的自我认同困境 | 第16-17页 |
2.2.2 因教育不当导致的人格养成困境 | 第17页 |
2.2.3 因社会支持不足导致的人际交往困境 | 第17-18页 |
2.2.4 因资源供给短缺导致的现实生活困境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个案介入目标与个案计划 | 第19-22页 |
3.1 案例背景 | 第19-20页 |
3.1.1 案主的自身情况 | 第19页 |
3.1.2 案主的家庭情况 | 第19页 |
3.1.3 案主的学校情况 | 第19-20页 |
3.2 介入目标 | 第20页 |
3.3 介入计划 | 第20-22页 |
第四章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案主的成长困境实施过程 | 第22-35页 |
4.1 个案介入技巧 | 第22页 |
4.2 介入过程 | 第22-35页 |
4.2.1 第一阶段: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 第22-24页 |
4.2.2 第二阶段:改变不良的认知,建构正确的自我认知 | 第24-26页 |
4.2.3 第三阶段:改善母子亲子关系,建立正确的教养方式 | 第26-28页 |
4.2.4 第四阶段:改善朋辈关系,建立正常人际交往 | 第28-32页 |
4.2.5 第五阶段:总结与结案 | 第32-35页 |
第五章 评估反思与对策建议 | 第35-39页 |
5.1 介入后的效果评估 | 第35-36页 |
5.2 结论与反思 | 第36-37页 |
5.2.1 介入的成功经验 | 第36-37页 |
5.2.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7页 |
5.3 农村丧偶式单亲家庭子女成长困境解决对策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