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第9页
        1.2.1 研究的目标第9页
        1.2.2 研究的内容第9页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9-12页
        1.3.1 研究的方法第9-10页
        1.3.2 研究的思路第10-12页
第2章 能力立意下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探讨第12-20页
    2.1 能力立意第12-13页
        2.1.1 PISA对问题解决能力的界定第12页
        2.1.2 《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概述第12-13页
    2.2 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教学第13-15页
        2.2.1 问题与问题解决第13-14页
        2.2.2 问题解决教学及其内涵特点第14-15页
    2.3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2.3.1 建构主义教学观第15页
        2.3.2 问题解决教学观第15-16页
    2.4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综述第16-20页
        2.4.1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综述第16-18页
        2.4.2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第3章 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能力结构分析及高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第20-29页
    3.1 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物理试题能力结构分析第20-21页
    3.2 高三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分析第21-22页
        3.2.2 调查问卷设计第21-22页
        3.2.3 调查对象及实施第22页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2-29页
        3.3.1 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缺失诊断第22-25页
        3.3.2 影响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第25-29页
第4章 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探索第29-53页
    4.1 能力立意下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整体设计第29-35页
        4.1.1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探讨第29-30页
        4.1.2 高三物理问题解决教学实现能力立意的方法第30-35页
    4.2 提升高三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实践第35-46页
        4.2.1 教学实践1:“人船模型”问题第35-39页
        4.2.2 教学实践2:巧用v-t图像法进行推理第39-42页
        4.2.3 教学实践3:“平抛+斜面”问题第42-46页
    4.3 问题解决教学案例——测动摩擦因数实验第46-52页
        4.3.1 重现高考实验第47-48页
        4.3.2 拓展实验装置和原理第48-51页
        4.3.3 学生设计实验第51-52页
    4.4 实践结果分析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反思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一第56-57页
附录二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AP的高一化学论证式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以高中电磁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