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可穿戴式动态心电实时监测终端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移动健康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动态心电监护终端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2 心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第19-25页 |
2.1 基于三导联的运动噪声去除算法 | 第19-24页 |
2.1.1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2.1.2 算法原理与实现 | 第19-22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22-24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5-28页 |
3.1 系统架构 | 第25-26页 |
3.2 系统各部分主要功能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4 三导联动态心电实时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第28-42页 |
4.1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4.2 硬件各模块设计 | 第29-41页 |
4.2.1 主控模块 | 第29-31页 |
4.2.2 心电信号处理与采集模块 | 第31-33页 |
4.2.3 无线通信模块 | 第33-34页 |
4.2.4 存储模块 | 第34-36页 |
4.2.5 HDMI接插件模块 | 第36-37页 |
4.2.6 数据传输模块 | 第37页 |
4.2.7 电源管理模块 | 第37-39页 |
4.2.8 人机交互模块 | 第39-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三导联动态心电实时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 第42-64页 |
5.1 软件设计思想及总体架构 | 第42-43页 |
5.2 驱动层软件设计 | 第43-51页 |
5.2.1 LED驱动、蜂鸣器驱动、按键驱动 | 第44页 |
5.2.2 电源管理 | 第44页 |
5.2.3 电极脱落检测驱动 | 第44-45页 |
5.2.4 数据采集驱动 | 第45-47页 |
5.2.5 SD卡读写驱动 | 第47-50页 |
5.2.6 文件系统 | 第50-51页 |
5.2.7 蓝牙驱动 | 第51页 |
5.3 功能库软件设计 | 第51-59页 |
5.3.1 状态机 | 第51-56页 |
5.3.2 日志系统 | 第56页 |
5.3.3 缓存管理 | 第56-57页 |
5.3.4 升级管理 | 第57-58页 |
5.3.5 心率计算与事件分析 | 第58-59页 |
5.3.6 文件管理 | 第59页 |
5.3.7 蓝牙协议 | 第59页 |
5.4 应用层软件设计 | 第59-62页 |
5.4.1 系统初始化 | 第59页 |
5.4.2 管理任务 | 第59-60页 |
5.4.3 记录任务 | 第60-62页 |
5.4.4 监测任务 | 第62页 |
5.4.5 通讯任务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蓝牙通信设计与实现 | 第64-74页 |
6.1 自定义协议概述 | 第64页 |
6.2 帧格式设计 | 第64-66页 |
6.3 数据单元与操作命令定义 | 第66-70页 |
6.3.1 数据单元定义 | 第66-68页 |
6.3.2 操作命令定义 | 第68-70页 |
6.4 可靠传输机制设计 | 第70-73页 |
6.4.1 流量控制设计 | 第71页 |
6.4.2 重传机制设计 | 第71-72页 |
6.4.3 差错控制机制设计 | 第72-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7 测试与结果 | 第74-84页 |
7.1 概述 | 第74-75页 |
7.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5-82页 |
7.2.1 功能测试 | 第75-81页 |
7.2.2 性能测试 | 第81-82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8.1 总结 | 第84-85页 |
8.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