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零 引言 | 第8-23页 |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8页 |
0.1.1 选题理由 | 第8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0.2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8-9页 |
0.2.1 研究目标 | 第8-9页 |
0.2.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0.2.3 语料来源 | 第9页 |
0.3 现代汉语连词与关联副词研究现状 | 第9-19页 |
0.3.1 连词与关联副词的界定 | 第9-13页 |
0.3.2 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分类 | 第13-16页 |
0.3.3 连词与关联副词的多角度研究 | 第16-19页 |
0.4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9-23页 |
第一章 并列类典型连词与关联副词异同、替换及共现情况考察 | 第23-33页 |
1.1 “且”与“又”的异同比较 | 第23-27页 |
1.1.1 句法考察 | 第23-26页 |
1.1.2 语义特征 | 第26-27页 |
1.1.3 语用分析 | 第27页 |
1.2 “且”与“又”的替换分析 | 第27-30页 |
1.2.1 句法条件 | 第27-29页 |
1.2.2 语义条件 | 第29-30页 |
1.2.3 语用条件 | 第30页 |
1.3 “且”与“又”的共现情况 | 第30-33页 |
1.3.1 “且”与“又”共现的条件 | 第30-31页 |
1.3.2 “且”与“又”共现时的位置 | 第31-33页 |
第二章 递进类典型连词与关联副词异同、替换及共现情况考察 | 第33-46页 |
2.1 “而且”与“还”的异同比较 | 第33-40页 |
2.1.1 句法考察 | 第33-35页 |
2.1.2 语义特征 | 第35-37页 |
2.1.3 语用分析 | 第37-40页 |
2.2 “而且”与“还”的替换分析 | 第40-43页 |
2.2.1 句法条件 | 第40-41页 |
2.2.2 语义条件 | 第41-42页 |
2.2.3 语用条件 | 第42-43页 |
2.3 “而且”与“还”的共现情况 | 第43-46页 |
2.3.1 “而且”与“还”的共现条件 | 第43-45页 |
2.3.2 “而且”与“还”共现时的位置 | 第45-46页 |
第三章 转折类典型连词与关联副词异同、替换及共现情况考察 | 第46-55页 |
3.1 “但”与“却”的异同比较 | 第47-50页 |
3.1.1 句法考察 | 第47-48页 |
3.1.2 语义特征 | 第48-49页 |
3.1.3 语用分析 | 第49-50页 |
3.2 “但”与“却”的替换分析 | 第50-53页 |
3.2.1 句法条件 | 第50-51页 |
3.2.2 语义条件 | 第51页 |
3.2.3 语用条件 | 第51-53页 |
3.3 “但”与“却”的共现情况 | 第53-55页 |
3.3.1 “但”与“却”的共现条件 | 第53-54页 |
3.3.2 “但”与“却”共现时的位置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