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手机在中职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 | 第12-22页 |
2.1 手机在中职生中使用情况的调研 | 第12-15页 |
2.1.1 手机使用的调研对象和范围 | 第12页 |
2.1.2 手机成为中职生生活的必需品 | 第12-14页 |
2.1.3 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日益明显 | 第14-15页 |
2.2 手机普及在中职校园中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 第15-22页 |
2.2.1 信息渠道的改变 | 第15-17页 |
2.2.2 交往方式的改变 | 第17-18页 |
2.2.3 学习方式的改变 | 第18-19页 |
2.2.4 价值取向的冲击 | 第19-22页 |
3 中职生使用手机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 第22-28页 |
3.1 手机使用主要形式 | 第22-24页 |
3.1.1 手机微信 | 第22-23页 |
3.1.2 手机短息 | 第23页 |
3.1.3 手机通话 | 第23页 |
3.1.4 手机上网 | 第23页 |
3.1.5 手机影音 | 第23-24页 |
3.2 手机使用形式的基本特点 | 第24-26页 |
3.2.1 隐私性 | 第24页 |
3.2.2 虚拟性 | 第24-25页 |
3.2.3 大众性 | 第25页 |
3.2.4 互动性 | 第25-26页 |
3.2.5 个性化 | 第26页 |
3.4 手机普及融入校园文化 | 第26-28页 |
4 构建中职校园积极健康手机环境的对策 | 第28-33页 |
4.1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积极健康校园生活 | 第28-30页 |
4.1.1 学校制定手机使用的章程,使校园手机管理有章可循 | 第28页 |
4.1.2 加强中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第28-29页 |
4.1.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 第29页 |
4.1.4 借助手机平台,拓展师生交流渠道 | 第29-30页 |
4.2 中职生的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习惯 | 第30-31页 |
4.2.1 倡导自我教育,树立良好的手机消费习惯 | 第30-31页 |
4.2.2 倡导道德文明,树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 第31页 |
4.3 呼吁社会的参与,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手机环境 | 第31-33页 |
4.3.1 加快立法,健全政府监管制度,使手机管理有法可依 | 第31-32页 |
4.3.2 手机运营商从源头控制不良的手机动向,使手机的管理有法可治 | 第32-33页 |
5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