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关于台湾地区教材的综合性研究 | 第10-11页 |
二、两岸教科书编写体裁、编写特色的比较研究 | 第11-12页 |
三、关于同一主题的两岸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研究步骤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清末战争”内容比较 | 第17-31页 |
第一节 大陆、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清末战争”内容 | 第17-20页 |
一、大陆人教版“清末战争”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二、台湾三民版“清末战争”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大陆、台湾“清末战争”正文内容比较 | 第20-27页 |
一、大陆与台湾课程标准的异同点 | 第20-22页 |
二、大陆、台湾课文内容选择的比较 | 第22-26页 |
三、大陆、台湾课文内容叙事方式的比较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大陆、台湾正文的优点与不足 | 第27-31页 |
一、大陆人教版正文的优点和不足 | 第27-29页 |
二、台湾三民版正文的优点和不足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清末战争”辅助课文内容比较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大陆、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清末战争”辅助课文内容 | 第31-33页 |
一、大陆人教版辅助课文内容 | 第31-32页 |
二、台湾三民版辅助课文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大陆、台湾辅助文内容比较 | 第33-37页 |
一、历史图表材料的选择比较 | 第33-34页 |
二、课旁题注内容的选择比较 | 第34-35页 |
三、思考题的设计比较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大陆、台湾辅助课文的优点和不足 | 第37-41页 |
一、大陆人教版辅助课文的优点和不足 | 第37-39页 |
二、台湾三民版辅助课文的优点和不足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反思与建议 | 第41-50页 |
第一节 从“清末战争”编写方式的异同反思两岸教科书差异 | 第41-45页 |
一、叙述方式的差异与反思 | 第41-43页 |
二、评价方式的差异与反思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建议 | 第45-50页 |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关系 | 第45-46页 |
二、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时代性 | 第46-47页 |
三、课程内容的编写应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 第47-48页 |
四、处理好观点和史料的关系,充分利用辅助栏目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