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和关系攻击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20页
    1 核心概念界定第10-12页
        1.1 心理虐待第10页
        1.2 心理忽视第10-11页
        1.3 关系攻击第11页
        1.4 公正世界信念第11-12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2.1 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第12-14页
        2.2 关系攻击第14页
        2.3 公正世界信念第14-15页
        2.4 变量间相关研究第15-16页
    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第16页
        3.1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第16页
        3.2 研究数量的局限性第16页
        3.3 研究方向的局限性第16页
        3.4 变量之间缺少相关研究第16页
    4 研究思路与目的第16-17页
        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4.2 研究目的第17页
    5 研究假设第17页
    6 研究意义第17-20页
        6.1 理论意义第17-18页
        6.2 实践意义第18-20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20-23页
    1 研究对象第20页
    2 研究工具第20-21页
        2.1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第20-21页
        2.2 青少年关系攻击问卷第21页
        2.3 个人、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第21页
    3 施测过程第21-22页
    4 数据处理第22-23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3-30页
    1 研究变量的基本状况第23页
    2 中学生关系攻击结果第23-25页
        2.1 不同性别中学生关系攻击差异第23-24页
        2.2 不同年级中学生关系攻击差异第24页
        2.3 不同生源地中学生关系攻击差异第24页
        2.4 独生子女与否中学生关系攻击差异第24-25页
        2.5 不同学校中学生关系攻击差异第25页
    3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关系第25-28页
        3.1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相关分析第25-26页
        3.2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回归分析第26-27页
        3.3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结构方程模型..第27-28页
    4 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共同方法偏差分析第28-30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30-37页
    1 中学生关系攻击人口学变量分析第30-31页
        1.1 中学生关系攻击性别差异第30页
        1.2 中学生关系攻击年级差异第30页
        1.3 中学生关系攻击生源地差异第30-31页
        1.4 中学生关系攻击独生子女差异第31页
        1.5 中学生关系攻击学校差异第31页
    2 中学生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公正世界信念、关系攻击的关系第31-32页
    3 中学生心理虐待、心理忽视与关系攻击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第32-33页
    4 对策与建议第33-35页
        4.1 认识到性别定型化教育的负效应第33页
        4.2 加强学校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第33-34页
        4.3 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第34-35页
        4.4 弘扬积极的价值观第35页
    5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第35-37页
        5.1 研究的创新性第35-36页
        5.2 研究的局限性第36-37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附录第43-44页
    附录一: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第43页
    附录二:青少年关系攻击问卷第43页
    附录三:儿童心理忽视与虐待量表第43-44页
致谢第44-46页
个人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基本心理需要对中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