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铁画银钩,项背相望—陈子奋与郑乃珖线描艺术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当代的“闽派”双钩白描二大家的艺术生平第12-18页
    第一节 “好古敏求,弥笃到老”的陈子奋第12-13页
    第二节 “精深笔法,豁然心胸”的郑乃珖第13-15页
    第三节 在动荡的年代间摸索艺术第15-18页
第二章 陈子奋与郑乃珖线描艺术的渊源第18-36页
    第一节 陈子奋与郑乃珖的笔法源头第18-23页
        一、精研老莲与伯年之笔法第18-21页
        二、广交贤达,师法自然第21-23页
    第二节 以金石、书法入画第23-28页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影响第28-33页
        一、辗转多地,探索艺术之路早期第29-31页
        二、苦涩与丰收相伴的艺术创作高峰期:西安第31-32页
        三、漂泊四海,终要落叶归根;博采众长,终是自成一派第32-33页
    第四节 画友的影响第33-36页
第三章 陈子奋与郑乃珖各题材的线描艺术的比较第36-50页
    第一节 花卉部分的用线比较第36-41页
    第二节 蔬果时鲜部分的用线比较第41-44页
    第三节 人物部分的用线比较第44-50页
第四章 线之于中国画即骨骼之于肉体第50-56页
    第一节 以“线”造型艺术的源头与日渐成熟第50-51页
    第二节 “笔法”的提出和以线造型受到关注,白描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第51-53页
    第三节 文人水墨画对线条的新追求;时代的变革带动中国画中笔墨的革新第53-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个人简历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世纪末的中学西传--以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为例
下一篇:中国儒学在琉球的传播